他曾是成绩优异的高中生,后来却只能天为盖、地为庐四处漂泊。
流浪的日子里,他经常左手提着石灰桶,右手拿着大扫帚,随意抒发情感。也因此,他甚至被很多当成精神病人。
他是王耀军。
后来,他流浪到了北京,被当地警察安置在收容所,听说他叫王耀军时,警察瞪大了眼睛,语气里也满是惊讶。
“你就是‘墙上名人’王耀军?”
当场很多人开始对这个看起来衣衫褴褛的中年男人充满好奇:他经历了什么以至于沦落至此?
王耀军是河南杞县人,家住圉镇石店村。
在那个年代,聪明伶俐的王耀军格外惹人注目,父母也对这个脑瓜好使的孩子充满期待,当大多孩子都辍学回家种地或外出打工时,王耀军却在父母的支持下继续走在求学的路上。
如果不是那场意外,王耀军或许真的像所有寒门贵子一样出人头地。
然而,宿命般的安排让王耀军直到死也无法走出来。
凭借优异成绩考上了初中的王耀军,让家里人再次欢欣鼓舞,没钱交学费,父亲就跑遍了村里所有人家去借。为了借到足够的学费,父亲不止一次向人下跪。
村里大多人也对王耀军十分支持,那个年头能出个读书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去上学时,王耀军几乎是带着全村人的期待去的。
他很争气,几乎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然而,就在王耀军信心满满地迎接中考时,他却突发高烧不退,不得不住院治疗。
等他退烧后,中考已经过去。
别说王耀军不甘心,就连借钱让他上学的村里人也不甘心。
最终,王耀军作出决定:再考一次。这对别人来说很简单很容易的决定,对王耀军来说,却是无比艰难的。
家里穷,上学又欠了不少钱,多读一年书就相当于让全家再辛苦一年。
在这一年里,王耀军负重前行,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几乎全在学习。
这一次,他有信心考得更好。
可是,意外却再次发生了。
父亲突发肺炎,经过几次救治后,在中考前夕去世。
这一次,王耀军精神遭受重创,他不明白,为何上天总是拿他开玩笑?
一边忍着痛苦,一边还要料理父亲的后事,最终,王耀军又没能参加中考。
父亲走后,生活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王耀军身上,上学欠的钱,父亲治病的钱,压得王耀军不得不面对现实。
为了还钱,他无奈辍学,外出打工。
老人经常说,肚子有墨水,走到哪儿都能找到吃饭门道。这话不假。
王耀军辍学后,恰逢公社招收宣传员,他积极报了名。
公社觉得他识字,是能够胜任这份工作的。
然而,就在这时,命运再次对王耀军开了个玩笑。
本来已经确定入选的王耀军,却被家庭背景比他优越的人挤掉了。
三次经受沉重打击,王耀军像是顿悟了什么,从此以后便开始了四处流浪的生活。
有人经常看到他提着石灰桶和大扫帚,在墙上地上抒发情感,开封到处可见他的遗迹,其作品风格多样,主要以诗歌和俳句居多。
时间长了,王耀军便成了河南当地的“墙上名人”。据说郑州火车站就留有他的墨宝,后来因为城市改造被损毁。
曾有人这样评价他的作品:“道尽人间酸苦,骂遍世上贪官。虽俗,但易懂;文风飙野,诉尽百姓心声。”
王耀军走红后,《周口日报》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至此,中国大江南北的人们都熟知了这位“墙上名人”。
后来,王耀军一路流浪了到了北京,被警察安置在当地收容所后,得知他就是墙上名人,一位警察对他说道:“听说你才比曹子建,也给我们来一首吧!”
王耀军果然张嘴就来:“大鹏锁囚笼,有翅难飞腾。眼望幽燕地,欲游在梦中。”
警察连连称赞,事后对王耀军也格外照顾。
就这样,在命运的驱动下,王耀军一直没能按照自己设定的轨迹生活。
2012年3月27日,王耀军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对王耀军的一生,有人曾这样评价:“从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到一个流浪的精神患者,造成这两种具有强烈反差身份的,其实不是所谓的‘命运’和‘意外’,王耀军扮演的,一直是一个被伤害、被抛弃的角色。”
有句话说,“时也,命也,运也,非吾之所能也”,也许一切都在冥冥中有所注定,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