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印度和巴基斯坦毫无征兆地又起了冲突。
导火索是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导致26名无辜平民死亡。双方互相指责是对方故意策划。
紧接着,双方展开军事对峙,印度声称要截断印度河不给巴基斯坦供水,双方都大量部署军队,边境线双方军队发生轻武器交火。
从武装冲突的规模上看,这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比俄乌、巴以轻多了。但出乎意料的是,美国和俄罗斯竟然都不同程度地支持印度。
这就令人奇怪了,不能不推想,这起国际事件背后有什么更大图谋。
我们再审视一下这次冲突。
首先,大仗打不起来。
印巴问题由来已久。自1947年印度、巴基斯坦各自独立以来,因为英国蒙巴顿方案包藏祸心,给印巴种下仇恨的根子,所以两国数十年来一直都存在深刻的矛盾。

集中在什么地方呢?大家不要觉得无趣,这些事到现在没解决,而且由于地邻我国西陲,我们不可等闲视之。
一个是领土问题,就是克什米尔,两家都主张完全主权,但各自控制一部分。而且这里和我们接壤,一有战事,这边也跟着紧张。
另一个是宗教问题,这就不多说了。
主要是第一个,领土问题持久不决,既对两个国家造成长远的牵制和影响,两国关系不可能正常化,一有事就互相驱逐外交官,断交,热战,三件套一起上。另外呢,也让美国这种别有用心的域外大国,抓住一个一挠就全身痛的痛点。域外大国也希望通过这个火药桶刺激周边邻国,其中最大的受影响国,无疑就是中国。
印巴有过三次全面冲突。
第一次是1947年至1949年,围绕克什米尔归属问题的第一次战争,结果是一分为二,各控一边,形成直到现在也没有太大改变、但双方均不承认的分界线,也是全世界至今最著名的未定国界线之一。
第二次是1965年,印度企图大规模渗透并多占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反击,双方坦克集群在荒漠激战,最终谁都没占上便宜,重回战前边界线。印度这种惯性的蹭蹭蹭战略,确实令人无法忍受。
第三次是1971年,印度趁巴基斯坦的东半部领土闹分家,趁你病要你命,成功肢解了巴基斯坦,东巴分家成功,是为今天的孟加拉国,巴基斯坦领土缩水18.5%,人口缩水45%,实力大损。战前印巴两国规模勉强相当,战后巴基斯坦沦为小国,永远失去了和印度抗衡的实力基础。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规模交火,就不多说了。
笔者要说的是,印巴之间虽然仇根深种,但基本上打不起来什么大仗。
根源就是巴基斯坦被肢解后,双方几乎前后脚拥有了一项令全世界震惊的武功,就是这种武功,导致克什米尔永远成为一个无法解决的病根。
其次,克什米尔问题无解
这种武功,自然是核武器。
1944年印度在独立前就开始核研究,1962年龙象之战后开始核武器研发,1974年进行了首次核试验,代号“微笑的佛陀”。巴基斯坦在1972年开始发展核武器,以应对印度的核计划,特别是在1974年印度核试验后,巴基斯坦加快了核计划步伐。
两国都在1998年宣布拥有核武器。
根据瑞典智库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24年的报告,印度总共拥有172至180枚核弹头,巴基斯坦拥有170枚弹头。不过,有分析称到2025年,巴基斯坦核弹头数量可能达220-250枚,印度计划2030年前将核弹头增至400枚。
两国都拥有陆海空三基平台的核弹头运载工具,都拥有把对方全部打烂的能力
在这令人生畏的全面毁灭核平衡面前,双方都不敢再展开大打。
克什米尔问题在核武器面前彻底成为无解的难题。
打常规战争,巴基斯坦大概率打不过印度,但打到最后上核武器怎么办。所以印度也怕。
至于说和解,两家各分一片,也不行。哪家政府敢签这个协议,就得立即被全体国民喷到当场下台。
这就给域外大国提供了一个特别特别好的牵制机会。
一方面限制印度崛起,另一方面借助巴基斯坦向中国施加压力。
大家看看近十几年来印度方向的挑衅,和南海、东海的冲突,绝对有时间上的同步性或者形势上的关联性。
那么,这次的域外大国表态,真实目的是什么呢?
反正肯定不是挑起大规模热战,谁都知道人家印巴两国自己都不想大打。
第三,俄罗斯态度有点迷
俄罗斯对印巴两国的态度一直都比较迷。
如果从战略联盟上看,俄国应当与中国一道支持巴基斯坦。便俄方一直都期期艾艾不是很痛快。
因为俄印两方一直都关系不错。
我们评价国与国关系好坏,不用老是看外交上的所谓表态,要看本质。两个指标:
一是经济合作。二是军事合作。
经济合作上,领域涵盖能源、制药、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2024年7月,俄印两国领导人确立了在2030年前将双边贸易额提升至1000亿美元的目标,双方还同意通过使用本国货币进一步发展双边结算体系。
大家看,一个是继续提升贸易额,另一个是甩开美元两家自己结算。都是关系到两家根本利益、对两家都有利好的事。这种关系,谁也不好打断。
军事合作上,印度缺乏高技术武器装备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主要靠采买外国装备。俄罗斯长期以来是印度的主要武器供应国,提供包括飞机、坦克、潜艇和导弹等各类先进装备。双方还定期举行 “因陀罗” 等联合军事演习,在军事技术研发、情报共享和反恐等方面也有广泛合作。
俄罗斯和巴基斯坦也不错,毕竟现在中俄关系非常好,朋友的朋友也是朋友。
但是这次印巴的事,俄罗斯并没有明确支持巴基斯坦,而是态度模糊地表示调停。
大人和小孩互殴,明事理的都知道,应该多批评大人、甚至惩罚大人,而不应该貌似公平地说别打了。
印度在这场冲突中表现的比巴基斯坦强硬、高调、过分的多,其中透着钓鱼引战的玄机。所以我们从俄罗斯表态里大致也能揣摩出来,他是有意挺印的。
这么做,无疑是希望双方搞大,希望转移国际领域的火力,甚至引诱中美下注,把战事搞大。最终目的,就是希望摆脱老大老二都无力顾及俄乌战争,进而在停战前再获得一些实利,跳出泥潭。
第四,美国祸水西引计划
关税大战打到这个地步,特朗普反复无常,关税突然回调,表明美国内部意见分歧也很大。
这场大仗怎么收场?目前来看接触、谈判是唯一的解脱。但形势这么僵,怎么找到一个让双方都有借口坐下来谈的窗口呢?
搞乱世界形势,是比较通常的做法。
就像当年一战爆发,虽然各国对峙很紧张,但如果不是萨拉热窝事件突然激发,战争会不会那么快打起来呢?并不好说。
印巴这次冲突毫无征兆,近十几年来算是比较平稳的,为什么一夜之间形势这么严峻,巴总参谋长甚至警告要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
背后肯定有高人操盘。可能会导致局势突变的方向,预测如下:
1.印巴再起冲突,刺激局部热点,连带影响到中国西部边疆。
2.中国军队精力西引,对东部海峡方向势必暂时压一压。
3.海峡和日本方向借机一起拱火,反制中国海军在宫古海峡一带显示武力。
4.东南亚相关国再度挑事。
5.美国加大与中国周边国家经贸合作,或许会签订比较重要的经贸协定,比如把重要基础加工产业链许诺送给东盟国家等等。
这些方向,有的或许不会发生,但大概率会发生一些,甚至以组合形势出现。综合来看,都会对中国制造压力,迫使中国接受美国开出的关税大战价码。
美国期望的结果,大概率是将税率回落到虽然不是特别高,但也让中国特别难受的水平。
热战不必担心,关税战才是真正令人担忧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