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集美,你会惊叹于此地环境之优雅,是令人流连忘返的“世外桃源”,更加让人印象深刻的,恐怕便是遍布集美的学校校园。
集美的学校有多少,恐怕这个数字说出来会让人惊叹。
而且集美不仅有小、中、大学层次完善的义务教育学校,更有如集美航海、轮机、水产等等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补充。
一个小小的集美便能汇聚如此规模庞大、培养机制健全的学校机构,实在是令人叹服又钦佩。尤其是各种各样的职业技术学院,其办学教育理念更是远超国内其它地区一大截。
然而,大家知道吗?
集美能够拥有如此令人艳羡的教育资源,背后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集美教育的开拓者—著名的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
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一下有关陈嘉庚的人生往事,以及他花费一生心血为教育做出的贡献。
闯荡南洋的华侨商人1874年,陈嘉庚生于福建同安县,由于地理位置靠近东南亚一带,同安的老百姓一直有外出海外谋生的习俗,尤其到了清朝末年,更加鼎盛。而陈嘉庚的父亲便是其中一员。
出生于晚晴时期的他,由于从小便浸淫在家乡的米铺中,因而也学到了一身做生意的本事。
出海的风气在家乡兴盛时,他也随着大流来到了新加坡一带谋生,由于有一手经营米铺的能耐,所以,他的生意在站稳脚跟后便迅速走上扩张、兴盛的道路。
靠着这个支撑,陈嘉庚从小的生活可谓是衣食无忧,并且早早地就读于家乡的私塾学校。但学校的四书五经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因而陈嘉庚在无心学业后便将兴趣放到了经商方面。
17岁那年,他便前往新加坡追随自己的父亲做生意,并由此奠定了自己的未来一生的事业追求。
之后,他往返于国内跟南洋,但大部分的时间都留在南洋经营事业。因为父亲生意上的策略出现问题,家里的米行也走向了衰落,由盈利走向了亏损,在其父退出后,陈嘉庚便接过了家里的生意。
接手后的陈嘉庚大胆改变了一些经营策略,最终,在苦苦煎熬后,生意迎来了转机,摆脱了过去的亏损状态。
有了钱的陈嘉庚便不再满足现状,而是将眼光放在了更有前途、利润更丰厚的橡胶行业。于是,靠着米行的积蓄,陈嘉庚与好友一起盘下了一大块地,开始经营种植橡胶,并顺带依附橡胶开设了轮胎、胶鞋等工厂。
事实证明,这一步走的极为正确,不出几年,陈嘉庚便赚到了大量财富,并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巅峰时期,其经营的公司名下有高达1.5万英亩橡胶产业,成为华侨商人中有名的“橡胶大王”。
靠着橡胶事业带来的丰厚利润,陈嘉庚名下的产业陆续扩大到了更多的行业,包括香皂、食油、纺织、宾馆、面粉,几乎衣食住行,全部都有涉猎。
这些成就也将他送上了“南洋华侨领袖”的位置。
投身“教育”早在二十岁刚结婚那会,陈嘉庚便用父母给自己小家留下的2000元之资,在其家乡集美兴办了一所“私塾”学堂。
虽然那时候的陈嘉庚并没有什么身家,但由此也可以看出他潜心教育、重视教育的心态,等到现如今成为了南洋巨富后,他更加有条件来实现一直以来兴办教育方面的愿望。
从1913后,陈嘉庚就开始向家乡大笔捐款,用来成立一系列囊括小学、中学,甚至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用来助力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
此外,得益于常年海外的经历,使得陈嘉庚更加了解兴办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因而除了常规的办学之外,他还大力在家乡倡导兴办了一系列职业学校,包括航海、水产、轮机、财经方面等等。
由于学校大多位于老家集美地区,因而这些学校也统一被称为“集美学校”,并且全都视陈嘉庚为校主。
当然,为了能够保证学校的学子能够安心读书,集美学校的所有学生的在校吃喝、学费书本费等都不用自己出一分钱,全部来自于陈嘉庚个人及名下企业的支持。
除了国内外,陈嘉庚同样在南洋地区兴办了一批华侨中文学校,让身在海外的中国同胞也能够有条件学习知识。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陈嘉庚为了兴办教育的大力决心。
关于为何将海外打拼多年的心血都花费在教育上,陈嘉庚对此有着清晰的认知及解释。
他曾经说过:“中国之所以贫穷及落后,皆因没有人才所致,而人才,首要在于教育培养,但可惜的是,中国老百姓能够读书的少之又少,自然恶性循环,于国于家影响极坏。”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陈嘉庚之所以投身于教育事业的原因,也从中可以看出陈嘉庚那颗爱国爱胞、渴望国家能够繁荣富强的拳拳赤子之心。
1921年,陈嘉庚甚至拿出自己身家的400万之巨,投资兴建了如今中国教育史上赫赫有名的“厦门大学”,以图建设一所高水平的高等学府为国家培养杰出的人才。
到了30年代后期,因为世界第二次大战的爆发,东南亚的橡胶事业也受到了波及,橡胶价格一落千丈,陈嘉庚的企业受到了极大影响。
当时,有外国资本提出可以收购陈嘉庚企业,但条件之一便是断绝对于集美学校以及南洋华侨学校的支持,意图甩掉这些包袱。
但听闻此条件后,陈嘉庚断然拒绝了外资的收购,对于视学校教育比性命还重要的他,是万万不会答应此事。
陈嘉庚先生的一生对于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甚至可以说是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国难时期,为国付出的海外侨胞不在少数,但能够如陈嘉庚一般付出所有者,绝无仅有。
除了在教育外,陈嘉庚对于祖国的一切都非常关心,每逢祖国各地受灾遇难,几乎都有他的身影,尤其是抗战困难时期,带领南洋侨胞为祖国捐献了大笔物资,以支持祖国抗战。
抗战胜利后,陈嘉庚也回到了祖国定居,虽然身居高位,但他生活简朴、每天花费不过五角有余,要知道,他的一生为祖国捐献了15亿元之巨,甚至在去世后,还将所有的身家都捐献给了国家。
老先生于1961年在北京,后被归葬于老家集美。关于他的一生,有一个高度的评价,那便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可谓恰如其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