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5Ultra评测:影像旗舰再升级,但买之前要留意这两个缺点

对手机评比 2025-03-03 11:08:39

作为2025年的影像旗舰标杆,小米15Ultra携「徕卡四摄矩阵」与「专业摄影套装」强势登场,2亿像素超级长焦与全等深微曲屏堆料凶猛。但实测发现,还是有两个缺点。本文通过深度评测,解析这台6499元起售的影像怪兽,如何在「极致拍摄」与「日常体验」间作出取舍平衡,助你判断升级是否值得为缺点买单。

一、屏幕:参数拉满,但曲屏设计争议犹存

配备的6.73英寸AMOLED全等深微曲屏堪称「堆料狂魔」:2K分辨率带来细腻观感,3000尼特峰值亮度在烈日下依然清晰可见,1-120Hz自适应刷新率让流畅与功耗实现动态平衡。

然而,曲面屏的实用性始终是双刃剑,侧滑手势操作更顺滑,但边缘反光与误触问题在横屏握持时仍会偶发。个人认为,这种设计更多是为维持「旗舰辨识度」而存在,若改为直屏或许更贴合重度用户的真实需求。

二、影像系统:四摄矩阵登顶,但「专业」与「便携」的博弈

后置四摄的配置堪称「移动影像天花板」:5000万像素一英寸主摄在夜景拍摄时展现惊人动态范围,浮动长焦镜头能捕捉肉眼难辨的细节,但真正打动我的是2亿像素徕卡超级长焦镜头,实测拍摄远景照片,甚至比三星S25 Ultra还要清晰。

不过,四摄模组带来的机身厚度与重量(229g),让单手拍摄时的平衡感明显下降。这种「为影像牺牲手感」的取舍,注定让小米15Ultra成为「摄影发烧友的专属工具」而非大众日用机。

三、摄影套装:硬件创新诚意十足

全新摄影套装确实展现了小米重构移动影像体验的野心:金属指柄提升握持稳定性,可更换快门键兼容传统相机配件,专属拍摄界面高度还原徕卡操作逻辑。

实测中,实体按键的半按对焦与两段式快门反馈精准,2000mAh电池扩展也让连续拍摄时长增加4小时。但问题在于,这套价值999元的配件更像是「专业用户的玩具」,普通消费者是否愿意为偶尔的创作需求额外买单?

四、性能与续航:旗舰芯调校成熟,但散热设计留有遗憾

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的实力毋庸置疑,《原神》须弥城跑图59.5FPS的稳定表现,配合6000mAh电池带来的8.5小时重度续航,彻底告别电量焦虑。90W快充实测53分钟充满,另外还有80W无线充电。

真正值得警惕的是持续高负载下的发热,45.3℃的机身温度虽未触发降频,但金属中框的导热性让握持部位产生明显热感。这种「性能释放优先于温控」的取向,或许会让手游玩家在夏季使用时倍感压力。

五、购买建议:

6499元的起售价,注定这不是一台适合所有人的手机。而且在购买之前,需要留意文中提到的这两个缺点,一是,9.48mm厚度,229g的重量,拿在手里时间不长还好,时间长了觉得手有点酸;二是,高负载游戏的时候容易发热,玩游戏的时候最好戴一个散热背夹。

0 阅读:5

对手机评比

简介:专注科技数码知识,不止手机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