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各地端午粽子大PK,你觉得哪种最好吃?

小董哥美食大全 2018-06-07 17:21:16

肇庆裹蒸粽

在广东众多粽之中,肇庆裹蒸粽名堂最响。一直有这么说法,肇庆的裹蒸粽,看起来更像包公铁拳的形状,其实里面是有典故的。

据说包拯在古端州(今肇庆)因政绩突出被调往京城,赴任之际,端州百姓用家中的糯米、绿豆,加上猪肉,制作成一种形状像铁拳的食物,让包拯带着路上吃。因此,肇庆裹蒸粽,更像包公铁拳的形状。推荐理由:香糯醇厚,裹蒸热食时清香扑鼻,入口松化爽滑,肥而不腻。

潮汕 ”半咸半甜“鸳鸯粽潮汕粽的特色不在外表,在其内涵。鸳鸯粽的馅,一半是咸,一半是甜。一口咬下去,既甜滋滋,又香喷喷,深受大家的喜爱。

鸳鸯粽的好味道主要在于馅,而且它的馅真的不是一般的丰富。咸馅主要是咸蛋仁、虾米、香菇、莲子、栗子等;甜馅主要是红豆沙馅和甜糯米。推荐理由:鸳鸯粽的馅,一半是咸,一半是甜。把两个等同大不的粽子用红线连累起来,美其名曰“千里姻缘一线牵”,以示夫妻相爱相随,恩爱毕生。最重要的是,甜咸粽子再也不用打起来啦!

客家灰水粽客家灰水粽,算是碱水粽的一个变种,外形看着扁平,并不像其他的粽子般“奇峰突起”,一只约有半斤左右。客家灰水粽所用的碱水,是用天然植物烧成的。

在客家话里,这种植物叫做“布惊”大约是黄板树一类的东西。把“布惊”和黄豆苗、稻草烧成灰,再把灰用水煮,把滤出的灰水和裹好的粽子一起放入锅中,细火慢慢煲,让灰水充分渗入每一粒糯米,这样粽子肉就带有黄板树、黄豆苗、稻草的浓香味。因为这样的缘故,灰水粽就因此而得名。推荐理由:灰水粽和其他的碱水粽一样,口味独特,不腻不粘,别具风味。看起来最简单但是最令人念念不忘。

中山 芦兜粽中山的粽另有自己的特色,芦兜粽的特点是圆棒形、粗如手臂。古时,村民觉得郊野多芦兜,认为这种百合科野生植物别无用途,不妨用以试作裹粽。果然,芦兜叶味融入于粽,别有风味。

芦兜粽,配料也分甜咸两种。甜的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有咸肉、烧鸡、蛋黄、甘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推荐理由:芦兜粽呈圆棒形、粗如手臂,配料也分甜咸两种。对于姐姐这种大胃王又想羞羞说自己只吃一个的人来说,芦兜粽简直不能再合心意好吗!

雷州 鸭母粽湛江雷州等地有种粽子叫做“鸭母稞”。在湛江徐闻乡下,村民经常会就地取材,到野外采集棘罟叶(俗称日导叶),编织“鸭母稞”。这种稞实际上就是大号的粽子,大得可以塞两三斤米,形样有鸭母稞、八角囊稞等。

旧时,雷州人多习惯摘取橹罟叶去刺,代替粽叶编织成鸭母、笔架、锅盖、橄榄、枕头之形粽子(俗称“饺仑”),取料粟米或糯米等制成(雷州市一带粽子较大,称为大粽。而东海粽更大更长,称为脚筒粽)。推荐理由:形状是这款粽子最大的亮点,曾经以为全世界粽子都是三角或圆棒形,结果啪啪啪打脸。鸭母粽不仅有奇特的外表更有令人忘不了的特殊美味哦~

恩平 裹粽恩平人包的粽子也很有自己的特色。粽叶是从深山老林采摘的,这里裹粽子的带子是带刺的野生植物,从深山割回来后用针去刺,削成细条。粽叶和粽带都要经几煲几漂才可用,这样蒸熟的裹粽,带有独特的香气,不会夹生米,保存多日也不变质。

粽子的馅料和其他地方差别不大,绿豆、咸蛋、鸡肉等。有一样不可缺少的,就是配以一种俗名叫“红篮”的草本植物,取其叶切成丝,配入各种馅料中搅匀,这种“红篮”蒸熟后,在粽子中心变成红色,十分好看,且有一种特别的香味。推荐理由:恩平人的粽子分咸粽和甜粽两种,虽然没有鸭母粽那么令人难忘的外表,但其裹的款式也很多样,有单龙角、双龙角,还有四角形。还有“红蓝”的香味实在太棒!

清远 驼背娃娃粽驼背粽是广东清远著名的汉族传统小吃,因为形状酷似一个驼背娃娃,因而叫“驼背粽”。驼背粽包裹是包成两头扁平、背面中间隆起的形状。

驼背粽的做法和一般的粽子差不多,一般是豆沙馅或者肉馅。出彩的方面是在外形上,包扎驼背粽要有一定的技术和艺术,否则是包扎不成驼背的粽的。推荐理由:胖乎乎的长得那么萌,不会包有得吃也好啊~

茂名 古粽籺

粤西人的古粽籺,其实就是粽子,是长条形状的。毫不夸张的说一条就顶其他地方的2-3个粽子!半肥瘦肉粽和粽子的米是一样的,灰水肉粽则是灰水籺的咸版。

古棕籺会放很足料的腊肠和半肥瘦的肉,还有虾米,吃起来很香。虽然平时人们也会吃古粽籺,但还是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气的日子吃得更多。

推荐理由:分量足,一个顶一顿饭。好吃又“顶肚”!

0 阅读: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