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因“纠缠光子实验,建立违反贝尔不等式和开创性的量子信息科学”,而共同授予物理学家 Alain Aspect、物理学家 John F. Clauser、物理学家 Anton Zeilinger。
他们三人在2010年共享了沃尔夫物理奖,已经连续三年被预测会获诺奖,终于在今年,他们共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理由则是
“用于纠缠光子的实验确立对贝尔不等式的违反以及量子信息科学的先驱性工作”。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Anton Zeilinger是国内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的领军人物潘院士在奥地利留学时期的博士生导师。
在他获得诺贝尔奖时,通过诺贝尔委员会提供的信息,我们发现公布的文章里面有四篇量子通信实验文章都有潘院士的名字,他要么是第一作者,要么是第二作者。
还有提到的三篇文章是关于“墨子号”,国内科学家在这个领域做出了很多突出的工作。
不少人说,潘院士的导师的工作是从0到1,而潘院士的工作是1到100,那为什么潘院士都已经做了如此突出的工作,为什么分享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个人里不能有一个是潘院士呢?
因为违背了狭义相对论,爱因斯坦认为量子力学实在性和量子纠缠必然只能存在一个,然后一个叫贝尔的科学家就提出了“贝尔不等式”,只要贝尔不等式正确,爱因斯坦的理论就正确。
结果就是获得诺奖的三位科学家证明了贝尔不等式是错误,倒推回去就是爱因斯坦是错的。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主要是颁给贝尔不等式实验证伪以及量子纠缠的应用的,这是属于量子信息,准确来说是量子力学基础的重要课题,其实跟潘院士主攻的量子通信是有些许区别的。
爱因斯坦本人其实一直很反对量子力学,这也不是什么讳莫如深的事情,他曾经跟玻尔进行过多次辩论,没想到在他逝世67年之后,三位科学家证明了他的观点是错的(当然说67年是不准确的,毕竟他们是今年获诺贝尔奖,而不是在今年才证伪)。
可能跟大家想象得不一样,潘院士跟他的导师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直都很和睦,回到国内后,潘院士带领团队,深耕量子通信领域,做出了很多卓越的成绩,例如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要负责的“墨子号”等。
昔日的徒弟变成了同领域的大牛,这位导师可没有表现出多少欣慰,反而有些“嫉妒”。潘院士回国在中科大带领团队研究量子力学,国内的水平后来居上,成为世界上最前沿,最顶尖的,潘院士的导师跟他之间的关系就很微妙。潘院士也承认那个时候,他跟导师之间的关系一度变得很紧张。
后面是杨振宁先生请他的导师到清华大学来访问交流,并请他吃饭,主动帮忙缓和他跟潘院士之间紧张的关系,提到这些,潘院士很感谢杨振宁先生,正是因为有杨振宁先生的牵线搭桥,他跟导师的关系趋于正常,后边他们还进行了多次合作,后面还会成立一个中奥量子基础研究的联合中心导师他是奥地利分部的负责人,潘院士是国内分部的负责人。
有人说今年是潘院士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一年。
潘院士的实验工作是当年在他导师的带领下完成的,他实际上是把他导师的想法完成实施的人。
而诺贝尔奖的颁发委员会一直以来,只把奖发给理论的提出者,而不发给实现理论的人,在实验层面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的人得不到诺贝尔奖。
通俗地讲,就是只发给从0到1的那个人。
明眼人觉得这事诺贝尔奖委员会办得不地道,希望他们后面改改,正如前面提到的,潘院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做的“墨子号”以及其他国内科学家在这个领域做的研究,支撑起了他们的理论,都有功劳,不能因为某些大家心知肚明的原因就忽视了我们的贡献。
虽然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用于科学研究的经费可是有的。显然诺贝尔奖只发给理论的提出者,而不是验证者,这显然是是不合理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颁发给三个人,今年这三个获奖的科学家也确实当之无愧,只能说时也!命也!如果诺贝尔奖的名额更多一些的话,说不定就可以。
潘院士在互联网上褒贬不一,很多人说他是“骗子”,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他的研究太高端了,大多数人看不懂,像什么“量子信息”,“量子通信”很多人连科普都不一定听得明白,大家自然很不理解了。
二是没有能够进入大家生活的项目落地,现在离潘院士提到的“量子年”已经过了两年了,也不见量子学有实际落地项目,“量子力学”还么有走进我们的生活中,即使潘院士也只是说未来10到15年,也仅仅只是对量子力学抱有一种大有可为的心态,具体会怎样影响大家的生活,还未可知。
其实量子力学就是咱们国内科学发展引领世界潮流一个很好的缩影,我们可以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我们离诺贝尔奖大爆发的时代或许不远了。
明明是中科大潘建伟实现理论,诺贝尔奖却给他导师,请问你觉得这种行为合理吗?
潘建伟实现理论是证明了他导师的伟大而已,诺奖更关注的是从0到1。
诺贝尔奖是有政治意识形态的,只颁发给西方那些家伙认为政治正确的人!早已不是什么了!你还那么看中,科学是有国界的,以前的观点早已被事实证明是错误的。知道不?
过去的诺奖也许是一个纯粹的科学范畴的奖项,现在嘛……那帮白皮什么德行是看清楚了
这算个球?明明是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画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但是诺贝尔化学奖却颁给了骗子莫瓦桑,这合理吗?
这个诺奖不是一个纯粹的奖项了,不要太在意!
希望我们潘院士能够取得骄人的成绩!
诺奖是西方羞辱东方的利器,故意的
从0到1才是最难的吧
理论提出者是谁,这才是关键!!!
幸好没获奖,获奖了去不去颁奖现场?去了会不会被扣了?
科学没有国界?你看哪个国家的核心技术没有国界
不合理,但不这样弄的人升职很慢
中国给老潘发个奖金不让他寒心
合理,因为诺贝尔奖讨厌中国人
单从这件事上给他导师没错。没有原则的人就没有立场,凡事都讲立场和没有立场一样,利益在哪边他的立场就在那边。
诺贝尔自然科学方面的奖项还是具有权威性的,这个是毋庸置疑的!!!!至于人文方面的,那完全是意识形态,不值一提!!!
你是个不懂算数的人,有人和你说1+1可能等于2然后你掰了手指头,确认的和那个人说1+1确实等于2。所以你是最牛逼的那个?
实质问题一概不知,因为他们自己都知道不可能知[吃瓜]
诺贝尔奖如同诺贝尔磁砖一样㇏
物理这个学科,新的基础理论的提出远远比验证实验重要
江湖不只是打打杀杀,还有人情世故。
诺奖本来就是授予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反正一般民众不懂,如果他导师真是从0到1的话那确实更应该获奖,因为诺奖本来就奖励首创者,之后的贡献谁更大不管
量子加密通信只是量子理论的一个边角应用,你说呢?
发奖给从0到1的人,没毛病
不要被西方的什么奖给冲昏了大脑,那是西方的,西方人的眼里是有颜色的
不知道,不评论,不信谣,不传谣,文明自律,过好每一天
诺贝尔奖无非是钱多,这么多年有名号了而已。现在中国的那些各种首富,办个奖一次奖励一千万,过个十几年几十年,自然这个奖就都受大家追捧了,毕竟钱多,抢的人就多,档次就高。
不稀罕,无所谓
这话问的,诺奖是政治性极强的奖项,这不正常?
这不算啥,潘老师得奖也不要去领,以美国人之恶毒,潘老师出国是极其危险的!
这就是建筑工人跟设计师的区别
西方哪可能给中国人
我也提出个理论,等别人证明
很合理
怎么不合理?一个是理论建立者,一个是利用这理论进行进一步开发[呲牙笑]
诺贝尔已经被政治利用!
你以为导师为啥做导师[笑着哭]为啥卡着很多人不让毕业
归根结底不想给中国人颁奖
诺奖对于潘三亿只有名头作用,其余并没有多大吸引力[哈哈笑]
各种奖是有国庆的,打脸那 些说科学是没有国度的
说实话中国模拟和山寨世界一流,但是0到1的创新确实落后
脸皮真厚,诺奖委员会
诺奖想给你呢,你愿意要吗?给你个荣誉和二十块钱,你把所有数据交给我,也许损失二十个亿但没有荣誉你开心吗?
众所周知诺贝尔是漂亮国国会议员[得瑟]
资历,论文才是关键
当然合理,诺贝尔奖注重首创性与创新,偏于理论的贡献。而潘建伟是验证理论,实现应用,更证明理论的可行性。所以,非常合理
加油潘教授,说不定未来会有一个以您的名字设立的奖项呐[笑着哭]!
白皮的奖只颁发给他想发的人
西方的诺奖就那么回事吧。别太在意,含金量不高,大多带有政治倾向。谁不向着西方说话,是不太可能得奖的!
去他妈们诺贝尔 充满种族歧视的欧美人的鬼胎
潘建伟的多光子纠缠技术很早就国际领先,但直到现在,这一领域排在最前头的还是美国人。在没有重大技术应用突破前,潘建伟离诺奖还很远,不要再神化了。
干什么了就1到100。量子计算机是个什么东东。
能说清楚非说个稀里糊涂,研究量子通信的卫星,非的叫个量子卫星。
诺奖代表的是西方价值体系,可以颁给拥护这个价值体系的人,或者没有利益冲突的人,反之就别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