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一线吃瓜菌
编辑| 一线吃瓜菌

驴友反穿秦岭遇难后续,知情人曝遇难的“90后”男子,如今还没有结婚,搜救队公布视频,周围环境恶劣,官方公布更多隐情。
为什么驴友会在秦岭遇难?搜救队赶到时他们情况如何呢?

资料图
家属联系警方4月23日,陕西秦岭附近的警方接到报案,报案人是驴友家属,家属和驴友失联不到一天,就果断选择寻求警方和搜救人员的帮助。
一同出行的旅游一共有两位,一位是“90后”,还有一位是“80后”,“80后”驴友的经验比较丰富。
他是4月20日晚上从家里出发,和家里人一直保持联系,4月21日下午4点左右,就再也没有向家里人汇报他的行程等信息。

相关报道
这个时候家属已经发现不对劲的地方,但他们并没有第一时间选择报警。
因为山里的信号不太好,驴友一时和家里人联系不上,也是有可能的,可4月22日,家里人还是迟迟没能等到驴友的回复,他们才不得不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这次参与救援的人员有救援队,也有比较熟悉当地情况的村民,一共有23个人,分头寻找两名失联旅游的下落。

相关报道
他们最终在跑马梁,先后发现两名驴友,这两名驴友已经失去生命体征,所在地也没有太多保暖装备和遮挡物,他们要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时间停留,确实是比较危险的。
两名驴友身上没有明显的外伤,于是专业人士推测,可能是他们遇到了失温的情况,但具体他们为什么会遇难,官方还在进一步调查。
和驴友遇难消息同时期被公布的,还有搜救人员的救援过程。

网友透露
他们穿过不少地势险峻的区域,遇到植物比较茂盛的地带,还要自己开辟出来一条路。
救援人员经过的地区不见人烟,又无法依靠太多科技手段,对遇难人员进行定位,只能更多地靠人力搜寻遇难人员的下落。
他们为了找到两名驴友,不得不探索一些常人遇到就会绕行的险路,整个搜救过程并不是特别顺利。

搜救人员相关资料视频截图
于是评论区网友纷纷展开相关讨论,认为从事户外运动,还是要量力而行,不要动不动就征服自然,先保证好自己的安全更重要。
还有自称认识那位“90后”遇难驴友的网友,表示这位驴友才年过30,还没结婚,年纪轻轻就遇到这样的事情实在是令人惋惜。

知情人透露细节
官方公布两名驴友遇难的消息时,也透露出他们失联背后的更多隐情。

相关报道
这次两名驴友要穿越的“光鹿跑兵冰”路线,平均海拔约2500米,这里的海拔不算高,但路况和自然环境比较复杂,不适合普通人徒步穿越。
驴友要穿越“光鹿跑兵冰”路线,反穿的话全程有40公里左右,这个距离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走下来的,顺利的话也要花费三四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
别看这条路线的海拔比秦岭鳌太线还低一些,但这里没有什么被开发过的痕迹,驴友在这个区域遇到困难向外界求救,专业的救援人员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赶到现场。

网友讨论
尤其是部分驴友经验、体力、装备有限,遇到恶劣的大风天气一时找不到遮挡物,短期内又无法迅速搭起帐篷帮助自己和队友保温,生命安全会遇到更大的威胁。
抛开这些问题不谈,《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上面还规定秦岭范围内,海拔2000米以上的区域,只有部分人员可以进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敬畏自然相关保护条例提到,像秦岭海拔2000米以上的区域,都属于是核心区域,除了专业人员搞研究,或者从事生态保护相关工作,可以上山活动,不建议普通人规划这个区域的登山路线。
但条例被公布后,这些年依然有普通人非法登山,2024年,现实累计搜救山区被困人员,就有350多人,这些人的家属也会因为他们的不良举动,不得不为他们的安全而担忧。
相关条例明确做出规定后,依然有驴友愿意穿“光鹿跑兵冰”路线,和这条路线的特殊性有很大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像冰晶顶、兵马营、跑马梁、鹿角梁这些驴友比较感兴趣的位置,都有着壮观的自然风光,他们愿意克服极端天气带来的危险,也要登顶欣赏美景,也有着自己不一样的考量在里面。
有的人是希望拥抱大自然获得放松,也有人是希望了解自己的极限在哪里,无论是出于哪一种原因,在出发的那一刻就不得不考虑好比较坏的后果。
普通人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驴友不去享受都市安逸舒适的生活条件,要去山里过着风餐露宿的日子。

资料视频截图
于是评论区就有细心网友,专门分享过自己这些年登山的心路历程。
网友开篇就提到,他登山的日子里,认识过不少户外登山爱好者,可如今这些人只要是活着的,都已经不爬山了,他们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原因都藏在过往的经历中。
比如一位分享自己爬山经历的网友,表示自己从2006年到如今,陆陆续续都在爬山,还结婚生了两个娃,和妻子,也会带着妻子、孩子去爬山。

网友讨论
和他自己去爬山不同,他带着孩子出门,一般都是去爬浅山,这样的山相对而言是比较安全的。
这位网友曾经历过两天没有水,靠嚼草生存,也曾在零下30度左右露营睡觉,曾在爬山途中遇到过熊、保、野猪、羚牛等野生动物,也曾在户外见到熊窝。
他爬山途中遇到恶劣的自然环境,体能被不断消耗的情况下,精神状态也会发生极大的变化,甚至还曾出现过幻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是这些经历,让网友越来越懂得敬畏大自然,也因为受到年龄和体力的限制,在明显察觉带前方有危险时,会果断地选择适可而止。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探索是有限的,应该对大自然心存敬畏,发展爱好也要量力而行,学会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不为自己和家人留下太多的遗憾。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源:
确认了!不幸遇难!遗体已经找到
2025-04-23 23:51·济南生活频道
官方回应两名驴友穿越秦岭失联后遇难:在进一步调查
2025-04-24 07:17·光明网

确认了!不幸遇难!遗体已经找到 2025-04-23 23:51·济南生活频道

官方回应两名驴友穿越秦岭失联后遇难:在进一步调查 2025-04-24 07:17·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