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啊,我是小舟姑娘。
最近,我越来越对某些赚钱方式感到迷惑,常常萌生出“这居然也能赚钱”的惊叹。
由此可见,这世上有许许多多的信息差,而金融本质上也是一种信息差啊。
1、卖资源
很多年前,豆瓣上有一篇关于分手恢复心态的帖子,当时很出名,传播率很高。时至今日,那篇帖子也没有被删除或者屏蔽。
没想到,有人把那篇帖子整理成了pdf文件挂在网上售卖,标价9.9元,还有2000多人付款。
也就是说,哪怕原贴没有消失,随时都能查看,还是有2000多人愿意付费购买。
无独有偶,当年百度贴吧里也有一篇关于理转文的心路历程分享神贴。
作者分享了自己用1年时间提高300分的经历,其中涉及很多具体的提分方法,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这篇神贴引得无数人追捧。
某些机灵的小伙伴同样把这篇帖子下载打印后,以9.9元的价格出售,销量还不错。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这种盈利模式,主打的就是一个信息差,还要不嫌麻烦地去整理资料。
不过毕竟涉及到版权,还是有风险的,如果原作者来投诉,绝对一投一个准。
2、开港卡
我在一个群里看到中介发消息,缴纳888元就可以帮忙办理港卡,保证开户成功。

实际上,港卡是可以免费办理的,网上也有很多攻略,自己多看看就能搞定,完全不需要花这个冤枉钱。
我朋友圈还有几个理财博主,为了挣银行的佣金,免费提供开港卡的服务,并且全程陪同办理,这不比找中介强多了。
3、代缴社保
我有个同学之前离职后,找了个公司挂靠社保,每个月支付给对方50块钱的手续费。
可实际上,她完全可以以灵活就业的身份自己缴纳社保,如此一来,这50块钱也能省下来。
我看到有个网友说,自己的父亲为了提取公积金,找中介花了几百块钱提取费,其实父亲只要问一问他就能解决,白白浪费了这笔钱。
这还不算最离谱的,有人分享自己办户口的经历,当时有个中介报价1000块帮忙代办,还总是给她制造焦虑情绪,每天微信上发很多办理不通过的案例,营造出一种这事儿就是“专业人士才能办理”的错觉。
后来,她自己跑了一趟政务大厅,前后只花了10分钟就顺利落户了,她不由得庆幸,险些就被中介忽悠了。
4、付费申请QQ
咱们90后这代人手里少说都有好几个qq吧,我自己就用过四五个,还都是自己申请的,几分钟就能申请一个。
然而,现在有些小伙伴不知道怎么申请qq,网吧老板正好瞅准了这个时机,收费2元帮人申请,我已经看到好几个网友说自己花钱才有了qq号。
我看到的时候直接惊呆了,这活儿我也能干啊~
除此之外,还有好多好多新奇的赚钱方式,一看一个不吱声。
比如,有人收取 deepseek 注册费;有人帮忙解压缩包收费2元/个;还有人开班专门交中老年人玩手机……
不得不说,这世上能赚钱的信息差实在太多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大胆去尝试吧,如果成功了,麻烦回来告诉我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