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界言
图源:爱奇艺官方剧照,侵删
重温《琅琊榜》开篇剧情,愈发觉得梅长苏太有智慧了。
得知梅长苏就是江湖中传闻的“麒麟才子”之后,太子和誉王都想得到他的辅助,可是,见他一面,实在太难了。
他俩在这个“初见面”的打交道上,就已显露败局迹象,不知自己已成了梅长苏的盘中棋子。
梅长苏的“不肯露脸”,是为了吊足太子和誉王“求贤”的胃口,然后他慢慢引他们上钩,转而将局面变成由自己主导。
他选择了随景睿来金陵,对外却宣称“散心和养病”。暗地里,他做了许多“小动作”,比如想方设法让他们知道,他本人并不在江左,而是来了金陵,他们不必费尽心机去江左地带或者上琅琊阁寻他。
他的目标,就是要“引起”太子与誉王的注意和靠近。
由此,梅长苏前后分了三步棋走。
第一步棋,间接暗示。梅长苏故意放行飞流,就是要引起离自己最近的敌人注意,也就是谢玉。
他明知道飞流贪玩,容易闯祸,却对景睿和豫津说,飞流脾气好,放他出去玩,他很放心。
这话让景睿和豫津听得面面相觑,忍不住将内心写照都脱口而出,反问梅长苏,真的觉得飞流脾气好吗?
梅长苏当真不知道飞流顽皮吗?自然知道。
他是百分百笃定,飞流一定会因为好奇心,在宁国侯府的空中飞来飞去,将整个府邸“巡视”了个遍。
而他故意说着反话,就是要摆出一副“没有故意设局和圈套”的姿态,是为了给后面的“局”,做好准备。
那么,问题来了。
梅长苏怎么就能肯定,飞流所谓的“出去玩”,就一定是围着宁国侯府转呢?
理由很简单。
飞流是梅长苏的近身护卫,不会离开他太远。
他想让梅长苏带他出去玩,但梅长苏不想去,让他一个人去,即便这样,飞流也不敢随便“出去”的。
而且,梅长苏对他又补上一句:“不能去太远。”
谢玉的侯府面积有多大?这压根不用解释了。
梅长苏的这句话,其实说白了,就是等于给飞流“下命令”,他不能离开这个宁国侯府,所谓的“出去玩”,顶多只能出去这个府里的别的院子玩。
如此,飞流的行动,就很容易引起谢玉的注意。
不过,梅长苏这一处安排,还藏了另一个目的,就是借飞流的“游玩”,顺便对整个侯府的守卫与防范情况,摸一下底。
不过,谁会想到,这侯府,还真的连一个侍卫,都没有察觉出飞流的“出现”。
紧接着,梅长苏的第二步棋,便是借力打力,进一步引更多的敌人怀疑自己的身份。
这剧中里的人物,谁会想到,江左盟盟主梅长苏会与梁国禁军大统领蒙挚,一直有书信来往?
因此,梅长苏这次要借助的外力,便是蒙挚,一个最不会引人起疑心又极具分量的大人物。
他想借他的口,来达到“引人注意”的助攻效果。
有时候,越是无心的随口一说,恰恰是充满了城府与算计。
梅长苏写过信告诉蒙挚,自己会来金陵沉冤昭雪,肯定也会提到,自己是跟着景睿来的。
搞不好蒙挚这次造访宁国侯府,用意便是迫不及待想要见这位“挚友”,他能一眼认出“换了面容”的梅长苏。
于是,便有了蒙挚与飞流“武功切磋”的一幕,以及蒙挚事后大赞飞流和梅长苏之言。
他说自己若是再跟飞流过上百招,也是十分吃力的,同时,梅长苏能得这名“小高手”守护,必定是有过人之处。
这些话,从梁国第一个高手的口中说出,想不让谢玉和谢弼怀疑梅长苏的身份,真的太难了。
如此,梅长苏的目的达到了一半。
为何说只有一半?因为谢弼没有谢玉那么聪明。
谢玉是个老谋深算的人,经过蒙挚“随口一说”的话提醒,再联想起梅长苏来自江左地区,名字上又带有“苏”字,不难推断出,对方就是麒麟才子。
回头,他必定告知太子。
而谢弼一直帮着誉王做事,暗中监视自己的父亲谢玉和府里的一切。飞流的这一出“闹剧”,他自然也会留个心眼。
只是,他没有他父亲想得深入,猜不出梅长苏的身份,只能像个小人一样,躲在暗处,悄悄监听,以此来判断景睿带回来的这位客人,到底是对誉王有利还是有害?
接下来,梅长苏便要走第三步棋,也就是专门对谢弼唱的“独角戏”,用的是“坦白局”的招数,来掩盖全部信息和“引饵上钩”。
他故意在景睿面前少有表态,称自己要是真被谢玉怀疑不是普通的江湖人士,那也没什么好怕的。
他梅长苏又没犯什么法,不过就是用了个化名,来隐瞒了真实身份而已,大不了就一个承认。
解释这些的时候,他故意说出了自己“梅长苏”的名字,目的就是想明明白白地告诉谢弼:你背后金主要找的人,正住在你家。
谢弼听了,回头也一定告诉誉王。
如此,这简单的三步棋,梅长苏便顺利地让太子和誉王都知道了他的行踪,同时,他还成功挑拨了他们之间的暗斗氛围。
他住在支持太子的谢玉的府里,却又对谢玉保持疏远的态度与距离,心思实在让人捉摸不定。
他这样,是很容易掀起和加剧太子与誉王之间的夺嫡之争。
不过,这,正合梅长苏之意,他最想看到他们两败俱伤。
果然,后面太子与誉王得知后,巴不得立即见到他,并纷纷示好和抛出利益橄榄枝。
写到最后
综上所述,以上梅长苏的三步棋:间接暗示、借力打力和坦白局,若用在职场的生存法则,同样合适。
打个比方,假设自己对某场策划活动有创新的主意,但担心提出来后,容易被领导或者同事们质疑。
不妨在真正提出意见之前,先以一些成功的例子进行间接暗示。这样,当后面自己的方案再提出来的时候,或许受到的阻力容易减少。
再比如,自己在职场上想要获得上司认可某些观点,由于个人的话语权不足,没有说服力,便可以使用梅长苏的第二招,借力打力法。
可以借由同部门或跨部门那些比自己更有威望的前辈、同事,让他们来转述这个观点,这样,或许更容易达到自己预想的效果。
又或者,在职场上与合作方、竞争方进行沟通和谈判时,使用“坦白局”的招数,表面上以退为进,老实交代了自己的底牌,实际上还是一场局,是为了故意降低对方的质疑之心,然后慢慢拉他们进入自己设好的圈套,已到达有利自己的目的。
重温《琅琊榜》,真的发现,剧中人物的为人处世之道,有太多可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