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都城建康外,几百个手持利刃的刽子手排成一排,整齐划一的砍掉了面前数百人的脑袋,围拢在一起的死者家属哭声震天,哀嚎不止。梁武帝萧衍匆忙的带着几个大臣赶来,面带悲伤的看着眼前的一切,缓缓地走到散落在地上的尸体旁边,嘴里反复嘟囔着:“阿弥陀佛,罪过,罪过。”边说边流泪,身后的王公贵族也有模有样的学习着。
多么善良的皇帝,若是旁人看来,简直要给他冠上“盛世明君,仁义之主”的称谓,可是那些失声痛哭的家属们都恨死他了,在他虚伪的面庞下藏着一个残忍、凶狠的个性,百姓被他欺压惯了,敢怒不敢言,只好任人鱼肉。旁人被他欺骗久了,被他外在的精神所感染,对他崇拜有加。
“代齐建梁”萧衍登位
萧衍在南北朝乱世之所以能够迅速上位,和他的家族势力脱不开关系。北魏孝文帝大举进攻齐国的义阳之战中,萧衍作为主战先锋亲自上阵,指挥得当,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得以晋升太子中庶子。后在邓城兵败,齐国的皇帝对他十分信任,并没有因为战败而处置于他,反而改封他为雍州刺史,就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萧衍拥有了自己的独立地盘,这是他日后争夺天下的资本。
萧鸾去世以后,其子萧宝卷继承皇位,此人残暴无道,擅杀大臣,搞得朝廷里面的官员对他都是敬而远之,老百姓怨声载道,萧衍看到时机以到,大量招兵买马,实力迅速扩充,在与萧宝融联合之后,兵临建康城,俘虏齐国君主萧宝卷,掌控朝廷内外。
三年以后,被萧衍控制的萧宝融已经彻底成为傀儡,萧衍的耐心逐渐丧失,他命人逼迫萧宝融吞金自杀,正式称帝,建立梁国。
严刑峻法,强迫子民信教
当了皇帝的萧衍在内政外交上做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相比于萧宝卷统治时期,南朝出现了短暂的复苏,政治清明,百姓的生活也慢慢的恢复正常。
好景不长,过惯了好日子的皇帝与大臣们开始想着法子的找事,为了让他的子孙永远坐这大梁江山,避免出现前朝的权臣交替,萧衍制定了极其苛刻的法律,规定一人逃亡,全家连坐,百姓们为了自己的家人,即使是遇到各种苛捐杂税,也不敢擅自离开,而大梁的监狱里面永远都是满员,晚上的时候,犯人们遭受着严刑苦打,到了白天,还要被逼着去做各种劳役。
光是在刑法上对大梁子民进行控制就算了,梁武帝还有一个极大的爱好,他经常告诉他的臣子和百姓,他是很信佛的,在南北朝乱世,佛教在中原地区的传播十分迅速,而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运动之后,北朝残余的佛教徒逃亡南方,在于南传佛教交流融合之后得到了快速发展,以至于上到皇室宗亲,下到平民百姓,对于佛教都极其信仰。
梁武帝利用佛教宣传的因果报应之说,疯狂的向他的子民输送着佛教文化,逼迫百姓去信佛,教导百姓吃斋念佛,循规蹈矩,老老实实的为统治者效力,这样才能在死后上天堂享福。如果不去信仰佛教,整天到处惹是生非,引起社会动乱,不仅仅会遭受到朝廷法律的制裁,同时在死后也会受到下地狱之苦。通过一系列迷惑性的操作,梁武帝成功的让众多百姓相信只要忍受这一世的痛苦,努力为皇帝服务,就会在下一世享受着荣华富贵。
光让百姓信佛,梁武帝还不满足,他还希望自己的臣子也应该如此,连每日上朝的时候,皇帝和大臣们说的第一句话不是什么“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之类的奉承之言,而是“阿弥陀佛”,然后才开始进行讨论国家大事,可以说,在梁武帝统治时期,大梁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个佛教的国度。
佞臣钻空,大兴寺院
众大臣们一看皇帝如此的在一佛教,有些正直的官员无法忍受,上述陈述,紧接着就被贬到地方任职,有些甚至连性命都不保。剩下的部分佞臣们开始利用这个完美的时机,大钻空子,中饱私囊。
梁武帝每天都要去寺院烧香拜佛,为了方便梁武帝进出,大臣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在建康城内大肆修建寺院,建立佛堂,而在全国各地也是修建了近万所。寺院中的和尚和尼姑,高达几十万人,他们不从事生产,不上交赋税,完全是靠百姓捐来的钱来养活,以至于到后期,纯属是吃的国家财政,大梁每年要拿出三分之一的国库收入来修建寺院,养着他们。
因为统治者的无能,国力越来越衰微,财富都集中在上层和和尚尼姑手中,老百姓已经开始吃不上穿不上了,却还被逼着去信奉佛教,到了最后形成了越穷越信佛,越信佛越穷的情形。
舍身出家,虚伪之至
有一天早上,大臣们刚刚吃完早饭,急匆匆的赶去上朝,却发现老皇帝还没有来,等了许久,始终不见他的身影,后来,服侍皇帝的贴身太监告诉大臣们,老皇帝去同泰寺“舍身”去了,就是出家当和尚。这可把大臣们给吓坏了,老皇帝平时搞搞嘴头上的就算了,这次怎么玩真的了,赶紧指派两个位高权重的老臣赶赴同泰寺,请老皇帝“还俗”。
令两位大臣没有想到的是,还没见到老皇帝的面呢,就被主持给挡在了门外,主持义正言辞的告诉他们,同泰寺没有皇帝,只有出家的和尚和尼姑,原先的皇帝看破红尘苦恼,已经舍身出家了,成为佛家子弟了,然后把他们赶了出去。
大臣们不死心哪,虽然明知道这是老皇帝玩的一种阴谋诡计,但也不能不给他个台阶下啊,于是第二天又派了两个大臣去同泰寺,这次的两个大臣比较硬气,不顾主持阻拦,死活非要见到皇帝。梁武帝这老家伙一看时机差不多了,也不能老端着啊,再把自己端没了,就怒气冲冲的走出来了,训斥了两位大臣一番之后,装模作样的告诉他们,如果想要自己还俗,就需要拿钱来赎身,况且自己作为王朝的皇帝,身份尊贵,至少得一万万钱,大臣们也不傻,心里的小九九打的比谁都清楚,反正这个钱也不用自己掏,把老皇帝请回来之后,还能跟着他浑水摸鱼,大把好处等着呢,马上就答应了。
像这样的闹剧,梁武帝玩了四次,后面的几次搞得更是兴师动众,有几次让人觉着他是真的看破世事想要出家当和尚了,但其实不过是他玩的一种手段而已。为了给梁武帝从同泰寺中赎身,朝廷拿出了四万万钱,同泰寺的和尚们啥事也没做,天上就掉金豆子了,个个是吃的脑满肠肥,穿的极其奢侈,家里的房子都装不下他们的小金库了。
“还俗”以后的梁武帝对于佛学更是崇拜了,为了表示自己对佛的虔诚,下令王朝所在的所有县城必须建造至少一个大型寺院,而且这个钱要百姓自己捐,捐不够的就要按户分摊,地方官吏趁着这个时候也是赚的盆满钵满。
当时百姓口中流传着一句歌谣:“梁朝佛寺满人间,和尚尼姑赛神仙。谁言佛教能救国?百姓苦地又叫天。”
梁武帝晚年在“侯景之乱”中被活活饿死,下地狱基本上是铁板钉钉了。他的儿子们对他也是不管不问,为了争权夺利互相攻伐,死伤无数,十年后,陈霸先废掉两朝最后一个皇帝,建立陈国。
梁武帝崇佛重佛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是以权臣身份取代前朝,北方强敌环伺,他担心自己的皇位被别人夺去,所以千方百计的愚弄大臣和百姓,麻痹他们的思想,让老百姓相信,做皇帝是一个苦差事,自己为了不做这个苦差事,四次去出家做和尚,所以不要和我去争夺皇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