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电视剧当中,赵瑞龙最先拉拢的是李达康,而不是高育良,但是李达康不给赵瑞龙办事。为啥吕州的大项目就是拖着不给批呢?所以,赵瑞龙实在是没办法,才去选择拉拢高育良。那么为什么李达康没有被拖下水,反而是高育良被拖下水了?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在复杂的利益纠葛面前,一个人的立身之道,决定了他的命运走向。最核心的原因在于赵瑞龙满足不了李达康的诉求。李达康这个人,他的个人追求是那种一眼就能看明白的,不像隔壁高育良那种老滑头。
李达康追求的是什么?他追求的是个人的进步,而偏偏个人的进步是赵瑞龙给不了的。为什么?因为李达康本身就是赵家的人,是赵立春的大秘,而且个人能力也很强,对赵立春也十分尊敬。要知道整个剧中,赵瑞龙怼天怼地,祁同伟就是祁驴。唯独对李达康的称呼一直有讲究,只有李达康才让他喊一声李哥,说明李达康这个人在赵立春的心目当中是很重要的。换句话说,赵立春不管提拔谁,最后都不可能不提拔李达康。但他也不可能违反原则,过快地提拔李达康。不提拔李达康,会让为他办事的人感觉到心寒;而把李达康提拔得太快了,又会让其他人觉得过于不公平。所以说,李达康想要的赵瑞龙给不了,赵瑞龙也没有办法让自己父亲打压李达康,毕竟李达康是赵家的一面旗帜,是给赵立春做政绩工作的。

而且李达康做事相当谨慎,从来没有留下任何贪污受贿或者私生活方面的问题。要知道,赵瑞龙可是安排程度长期盯着李达康的,但是肯定是没有找到李达康的问题,不然的话,早就拿李达康的问题去威胁他了。“身正不怕影子斜”,李达康虽然问题很多,但是在诱惑四伏的官场中守住了底线。
反而是高育良。高育良的圆滑是他的保护色,但是正是因为高育良的圆滑,才更容易被抓住弱点。毕竟隔壁李达康,他的弱点明明确确地摆在所有人面前,只要你能给李达康好处,李达康就能给你办事。而高育良的底线就圆滑很多了。赵瑞龙收买不了李达康,那么就只能去找高育良了。
高育良有什么弱点呢?高育良这个人,他在整个汉东省属于赵立春赵家的对立面,他是梁群峰一派的。也就是说,他和赵家并不属于一个派别。当时虽然剧中最终没有明确交代梁群峰已经退休,但显然整个汉东省,赵立春作为当时的省委书记,权势正盛。高育良在吕州任市委书记时,因李达康的强势作风感到权威受威胁,他会不会觉得是因为李达康后面有人,所以才导致作为一把手的自己对二把手李达康没有什么有效的制衡办法,自己没办法和李达康相抗争?于是,他迫切希望通过赵家的资源进入省委常委。说白了,就是高育良的权力受到威胁了,于是就想通过赵瑞龙换得权力。
而且,高育良这个人,他没能经得住美色的考验。尤其是大家注意要到一点,高育良当年之所以和吴慧芬离婚,明确是因为高小凤已经怀了高育良的孩子,而且后来高小凤生的孩子是个男孩,这说明高育良这个人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十分明显。

而且赵瑞龙拉拢高育良,其实也有赵立春的布局。要知道,赵立春属于彻彻底底的汉东省本土派,当时的本土派当中,梁群峰和他打对台戏。当梁群峰退下去以后,那么汉东省整个局势当中,梁群峰留下来的派系必然要被赵立春整合,不然的话,他就没办法完全掌控汉东省局势。总不能说自己想做什么事情,旁边总是有个陈岩石每次都批评自己吧。所以,他拉拢了高育良,其实也就顺带着把梁群峰留下来的政治遗产也一并接收了。而且李达康这个人不听话,但是李达康已经和自己绑定太深了,自己既没办法完全控制李达康,又不能把他彻底抛弃。于是,扶持更容易掌控的高育良与李达康打对台戏,也更容易掌握汉东省的局势。
所以说,最后是高育良下了水,而不是李达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