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比尔盖茨:掏空美国国库,细思极恐的手段把美国司法耍蒙圈

张起洒奥吖 2025-04-23 16:23:33

甚至还让马来西亚国家经济遭受重创,还留下了130亿美元的负债。

最后他带着几十亿的美金消失得无影无踪,就连FBL也只能对着他的游艇照片干瞪眼。

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挥金如土的奢华生活

刘特佐的奢侈程度,让众多富豪都望尘莫及。他似乎对金钱没有概念,尽情挥霍着巨额财富。

在与名媛帕丽斯?希尔顿交往期间,他的豪掷令人咋舌。

短短8个月内,他就花费了8500万美元。其中,仅仅为希尔顿开香槟,就豪掷了280万美元,那一瓶瓶昂贵的香槟,仿佛不是酒,而是他炫耀财富的工具。

不仅如此,他还对追求明星有着独特的“钞能力”手段。当他将目光投向萧亚轩时,在迪拜展开了一场堪称梦幻的求婚仪式。

他斥资千万,精心布置现场,只为博美人一笑。在他眼中,金钱就是实现一切欲望的钥匙。

对于超模米兰达?可儿,刘特佐同样毫不吝啬。他赠送了价值千万的首饰,让可儿在璀璨珠宝的映衬下更加光彩照人。

随后,一艘价值2亿美元的游艇也被他收入囊中,作为送给可儿的礼物。

跨年夜的纽约,本就是全球最热闹的庆祝地之一,而刘特佐的出现,更是让这场狂欢达到了新的高潮。

他直接包下整间酒店,举办了一场超级奢华的派对。

派对上,香槟如流水般喷洒,他毫不心疼地花费了300万美元用于喷香槟,泡沫飞舞间,是他对金钱的肆意挥洒。

在娱乐圈,刘特佐也试图留下自己的印记。他投资了电影《华尔街之狼》,这部充满纸醉金迷和欲望纠葛的电影,似乎正符合他的生活写照。

他与主演小李子关系密切,为了安慰小李子未能获得奥斯卡小金人的遗憾,他竟然斥巨资买下了马龙?白兰度的奥斯卡奖杯送给小李子。

此外,他还赠送小李子一幅毕加索名画,这些珍贵的艺术品在他眼中,不过是维系关系、彰显身份的物品。

刘特佐如此奢靡的生活,那他究竟是做什么的,富二代还是某个企业家?

答案令人震惊,他的钱来自一场精心策划的跨国金融骗局——“一马发展基金(1MDB)”丑闻。

惊天骗局的运作内幕

2009年,马来西亚前总理纳吉布上台后,成立了主权财富基金“一马发展有限公司”(1MDB),宣称旨在拉拢外资、提升马来西亚经济。

刘特佐,这位看似年轻有为的金融人士,成为了这个基金的幕后操盘手。

然而,这个看似光鲜的基金,实则是纳吉布和刘特佐暗中圈钱的幌子。

刘特佐联合高盛集团,利用全球金融体系的漏洞,开始了他们的罪恶计划。

他们通过在18个国家设立账户,进行复杂的洗钱操作。

他们成立了一系列离岸公司,这些公司就像一个个隐蔽的中转站,将非法资金层层转移,掩盖其真实来源。

接着,他们虚构了许多项目,以这些项目为借口,骗取了大量投资。

同时,他们还利用艺术品拍卖市场,通过高价竞拍艺术品,将非法资金合法化。

比如,他们会用非法所得购买一幅昂贵的画作,然后再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另一个由他们控制的账户,这样,非法资金就摇身一变,成为了合法的艺术品交易收入。

在整个骗局中,高盛集团扮演了极为不光彩的角色。

他们为1MDB发行债券,帮助其筹集了高达65亿美元的资金。

然而,这些钱并没有如宣称的那样用于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而是经过层层周转,最终有超过45亿美元被刘特佐等人挪用,流入了他们的私人腰包。

这使得马来西亚国库亏空,国家负债累累,背负了高达130亿美元的债务。

精心编织的行骗网络

刘特佐并非出身平凡,他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的富商家庭,祖籍广东,他的祖父是泰国华侨,为了能让孩子接受华文教育便移居槟城,后来靠着房地产发家致富。

早年,刘特佐居住在中国香港,之后被送往英国顶级贵族学校哈罗公学读书。

在那里,他结识了纳吉布的继子阿齐兹,这段友谊成为了他日后进入马来西亚政商核心圈的敲门砖。

随后,刘特佐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深造。

在大学期间,他通过管理一个马来西亚学生团体,不仅与马来西亚保持着紧密联系,还结识了约旦和科威特名门望族的子弟。

此时的他,已经开始为他人管理基金,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和资金运作经验。

他自称那些投资人是“我的家人,以及中东和东南亚的亲密朋友”,为自己营造出一种广泛而深厚的人脉背景。

大学毕业后,刘特佐回到马来西亚开展商业活动。

他先是帮一家科威特银行购买了高层楼宇Oval,成功将中东资金引入马来西亚。

随后,又为南部商业区和吉隆坡新金融区提供资金,这些看似正常的商业操作,逐渐为他在马来西亚商界树立了一定的声誉。

2007年,他成立了一个投资集团,参与者包括马来西亚王子、科威特谢赫以及阿联酋友人,进一步扩大了自己在政商两界的影响力。

为了让自己的身份更加神秘高贵,刘特佐对外以“马来王子”自居。

这个虚假的身份,让他更容易结识中东王室等权贵,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人脉版图。

在与权贵交往过程中,他通过赠送股份、利益输送等手段,搭建起了一个庞大的政商关系网。

这个关系网成为了他实施金融骗局的重要支撑,使得他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能够肆意操纵1MDB,而不被轻易察觉。

骗局曝光后的连锁反应

纸终究包不住火,2014年夏天,马来西亚央行、议会委员会、审计长和警方联合对1MDB展开调查。

调查人员发现,近7亿美元巨额资金从两个渠道汇入了总理纳吉布的私人账户。

尽管纳吉布坚称这是反对党肆意抹黑,1MDB也否认有任何不法行为,但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黑幕逐渐浮出水面。

2018年,马来西亚政府正式控告美国高盛集团及4名关键人物。

包括刘特佐、高盛集团前董事雷斯纳、高盛集团前银行家黄宗华、一马公司法律顾问及集团策略执行董事卢爱璇,要求索赔约158.5亿林吉特。

随着案件的审理,各方都受到了严厉的惩处。纳吉布这位曾经在马来西亚政坛呼风唤雨的人物,最终因腐败等罪名,被判处12年监禁。

他的政治生涯彻底终结,曾经的荣耀化为泡影。

高盛集团也未能逃脱法律的制裁,因其在“一马案”中的恶劣行径,被多个国家罚款,总金额超过70亿美元。

高盛集团前高管黄宗华,因帮助刘特佐等人从1MDB窃取超过10亿美元,被纽约布鲁克林的联邦法官判处10年监禁。他在追求财富的歧途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一马案”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它促使多个国家重新审视自身的金融监管体系,完善反洗钱法规,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以防止类似的金融诈骗再次发生。

在好莱坞,这起案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电影行业开始加强对投资人背景的审查,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洗钱的工具。

至今未终结的追捕

2018年案发后,刘特佐深知自己犯下的罪行不可饶恕,于是开始了逃亡生涯。

而美国作为国际司法合作的重要力量,起初对刘特佐展开了追捕。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刘特佐与美国达成了和解协议。

他同意交出价值7亿美元的资产,包括在美国比佛利山庄、纽约和伦敦的高端房地产以及其他商业投资。

作为交换,美国将他从通缉名单中移除,这一决定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尽管刘特佐在美国暂时摆脱了追捕,但他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依然是通缉要犯。

马来西亚政府对他的罪行绝不姑息,坚决要求将他绳之以法。

2024年6月5日,塞浦路斯吊销了刘特佐的护照并剥夺其国籍,这使得他的逃亡之路更加艰难。

刘特佐曾多次提出与马来西亚政府和解的方案,甚至愿意支付高额赔偿,但均遭到马来西亚政府的拒绝。

马来西亚政府表示,必须将刘特佐引渡回国,接受法律的审判,才能给国民一个交代。

结语

刘特佐,这个曾经在奢华与权力之间游走的金融巨骗,如今依然在逃亡的阴影中挣扎。

他的故事,是一部充满贪婪、欲望与罪恶的警示录,时刻提醒着人们,金融领域的监管不可松懈,贪婪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这场跨国金融骗局的影响还在持续,而刘特佐的最终结局,也依然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金融巨骗刘特佐用赃款肆意挥霍,追求明星、开奢华派对。你觉得这种奢靡行为为何能持续那么久才被揭露?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