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优势科技领航!曹妃甸第一中学在特色办学推进年中快马加鞭

视角在线 2025-04-16 23:24:05

曹妃甸第一中学,是河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唐山市名校。始建于1959年,建校66年来,学校已为国家、社会培养了两万多名毕业生,曾经培养出近百名学生考入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等理工科技类重点院校。

学校先后被评为河北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唐山市文明单位、唐山市安全文明校园、唐山市高中工作先进校,多次被区委、区政府授予突出贡献单位。

——定位理工科技,发展科学素养

近年来,曹妃甸一中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追求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学校管理不断走向科学化、现代化和教育发展国际化,确立了“尊重·激励”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具有曹妃甸特色的学校发展模式。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奠基,根据2025年曹妃甸教育系统“特色办学推进年”的具体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曹妃甸一中把“发展理工科技特色,创办在国内有一定影响且具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名校”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

——加大硬件投入,设备升级改造

自2021年起,曹妃甸一中对物化生实验室进行了升级改造,目的是打造功能完备、国内一流的数字化实验室。升级后的理化生实验室采用创新设计建设理念,打破传统理化生实验室地面建设施工方式,从地面(隐蔽)走向顶部(开放),主体部分采用智能化、模块化、数字化的吊装可升降集成系统,实施简单、安全智能、功能全面。设施包括模块化舱体系统和集成电动摇臂组成的吊顶单元,学生实验桌凳和多功能移动水槽组成的地面单元,以及电源控制系统、照明控制系统、给排水控制系统、通风控制系统等组成的中央智能控制单元,充分拓展实验室功能应用,构成完整的理化生实验室主体系统。这种设计方式有效提高实验室的空间利用率,便于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仪器摆放,使得实验室的布局和配置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可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实验室的地面和墙面更加整洁和美观,不仅提升实验室的整体形象,还为学生提供更加舒适、愉悦的实验环境。

——优化课程管理,打造鲜明特色

加强课程管理。曹妃甸一中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教学副校长、年级校长为副组长、教学主任为成员的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按照国家规定开齐开足课程,并且将科技特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课程教学计划,有特色课程阶段性发展规划和目标,有完善的科技特色课程质量提升评价和考核制度。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落实学生选课制度,积极推进物理、化学、生物等特色课程走班教学,选课走班组织严密,科学有序。

规范实验教学。曹妃甸一中对各年级物化生备课组提出明确要求,研读课标、研读教材,充分利用实验器材设备,精心设计、优化实验方案,实现本学年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开出率达到100%的目标,并确保实验效果。

每年秋季开学前,学校组织针对理化生教师及实验员的实验教学培训,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及本学年教学进度,对所有实验进行全面操作演练,并精心制定学生实验计划。每周三,物化生教师到实验室进行“每天一研”集体备课,对上一周的实验教学情况进行总结,结合实验员,安排、演示下一周的实验,通过集体研讨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设,提出解决方案。

曹妃甸一中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以加强对实验教学的管理和督导,如实验课汇报总结制度、实验课听评课制度、教学领导推门听课制度、实验课学生明白纸等等。另外,学校物化生实验室紧密配合学科教学进度,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全方位开放,鼓励学生自愿结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兴趣实验探究。

人工智能进课堂。曹妃甸一中与中央电教馆、科大讯飞合作,建设开展人工智能创新教育,投资260余万元于2022年7月完成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可支持两个教室120名学生同时上课。选用由中央电化教育馆编写的《人工智能 高中版》教材,将人工智能课程纳入信息技术课的一部分,在高一、高二年级开展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使学生在掌握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运用人工智能知识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组建科技社团。学校特色实验室有丰富的实验材料、先进的实验设备和舒适的实验环境,为学生的主题实践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曹妃甸一中成立了物、化、生科学社团和人工智能社团,组建了专业的教师团队,全程指导学生收集资料,确定探究内容,设计和完善实验方案,高效地完成各种实验和科技制作。

——学校加速发展,师生幸福成长

特色办学成绩。2023年9月,曹妃甸一中被认定为“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培训基地”;2023年11月,入选河北省“首批人工智能创客教育实验校名单”;2024年7月,入选首批河北省中小学实验教学实验校;2024年11月,被认定为唐山市高中化学学科教研基地校。

2017年5月,曹妃甸一中承办了“赢在课改·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课改成果研讨会”,会上展示了一中科学教育教学改革成果;2023年12月,在“唐山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观摩交流会上”做典型发言;2024年12月,在唐山市中小学实验教学交流会上做典型发言;2025年3月,在河北省实验教学研讨活动中展示一中科技特色教学成果专题片《让科学教育之花精彩绽放》。

学生创造佳绩。近年来,曹妃甸一中教学质量走在全市前列,物化生学科成绩突出。侯舒扬、李壬杰、孙晨然、张轩硕、丁一林等多名同学在全国、省内物化生学科竞赛中获奖。

2019年3月16日至17日,曹妃甸一中两支FTC机器人战队在青岛赛区参加比赛,分别获得了一、二等奖的好成绩;2024年4月,高二4班孙语谦同学参加河北省第七届中小学智能机器人暨创客竞赛以唐山市第一名的身份参赛,荣获河北省一等奖;2024年7月,曹妃甸一中两队在2023至2024学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河北省赛人工智能赛道AI天工造物项目中,均取得了河北省二等奖的好成绩。

教师专业成长迅速。曹妃甸一中定期开展实验教学优质示范课大赛、实验教学说课比赛等活动。活动的开展引领着广大物化生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路上走得更快更稳。唐山市物化生学科高考总复习研讨会多次在曹妃甸一中召开,多名教师在研讨会上介绍实验教学经验,讲示范课、做专题讲座。

2018年,化学教师于红荣获国家级化学学科示范课奖;近三年,王昕炜、杨金苗、吕丽、郑国强等多名教师荣获河北省、唐山市实验教学优质课、说课比赛一等奖;2022年,在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第二十六届教师活动)中,郑国强、安奕玮两位老师的作品被评为典型课例、特色课例;2019年,化学教师于红被评为唐山市名师;2021年物理教师杨玉忠被评为河北省师德标兵;2022年化学教师丁素莲被评为河北省师德标兵;2023年物理教师王爱艳被评为河北省师德标兵;2024年物理教师杨玉忠被授予“河北省最美教师”荣誉称号;2024年1月,唐山劳动日报以《飞红点翠写春光——曹妃甸一中教师专业发展纪实》为题报道了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成绩,之后被二十余家媒体转载。

学校影响力不断扩大。随着特色教育的开展,学校影响力逐步扩大。唐山、秦皇岛、承德、山东等多地的高中学校校长来到曹妃甸一中,观摩并学习实验室建设和科技特色教学经验。曹妃甸一中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中农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河北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一批985、211院校列为“优质生源基地”。

2017年8月,《中国教师报》载文介绍了曹妃甸一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情况。后来《中国教育报》《人民论坛·教育参阅》等多家媒体刊文报道曹妃甸一中的教改成果。2022年3月,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聚焦先锋榜》栏目以《创新教育模式,唤醒生命自觉》为题,报道了曹妃甸一中的办学成绩。

兴教育东风浩荡,新一中正起春潮。恰逢2025年曹妃甸教育系统特色办学推进年,曹妃甸第一中学全体教职工将秉承时代重任,不忘教育初心,继续发扬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更加扎实地开展科技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奠基,为曹妃甸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文章来源:曹妃甸区教育体育局

0 阅读:0

视角在线

简介:独特的新闻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