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农村去!中美贸易战下青年人的新机遇
最近中美贸易战真刀真枪地打响了,东南沿海那些靠外贸吃饭的企业开始尝到苦果。我住在深圳龙华区的表侄子小王,他们电子厂原本接的都是美国订单,现在关税一加,老客户直接砍单三成。厂里流水线上百号人,最近天天有人打包行李走人。像小王这样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没技术没学历,留在城里能干啥?送外卖?开滴滴?这些行当早就人满为患了。
农村天地宽,处处是机会。头一个就是生态乡村旅游。我浙江丽水一个同学,他们村把百年古樟树群保护起来,建起树屋民宿,旺季房间要提前两个月订。去年国庆7天,全村26户农家乐净赚80多万。现在县里正在搞"百村景区化"工程,每村补贴30万搞基础设施建设。年轻人懂网络,开个抖音号拍拍乡村美景,比在城市写字楼加班不强多了?
再说说生态小型农场。江苏南通有个90后小伙子,承包了30亩地搞有机蔬菜。他引进智能温室,用蚯蚓粪当肥料,种出的菜直接供应上海超市,每亩纯赚两万五。现在国家推行"三品一标"认证,拿到绿色食品标志的农产品,超市采购价能翻两番。城里青年有文化,学技术比老农民快,搞这种精品农业正合适。
森林康养更是朝阳产业。我四川峨眉山的亲戚,他们村和中医大学合作,开发出"森林呼吸疗法"。城里人住着木屋,听着鸟鸣,跟着老中医练八段锦,七天收费5800还供不应求。国家林草局去年发了文件,要在全国建300个森林康养基地,每个基地补贴200万。这可比在城里当社畜舒坦多了!
农产品深加工也是条好路子。山东寿光有个返乡大学生,把普通萝卜加工成泡菜、萝卜脆片,一年销售额做到800万。现在乡镇都有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租金三年免两年减半。年轻人脑子活,能设计出网红包装,玩转直播带货,老农民种的东西立马身价翻倍。
有人可能会说:"农村条件差,回去能习惯吗?"这话说得,现在农村早不是泥巴路了!我们村去年通了天然气,快递点都开到家门口。镇上新建了文化广场,晚上跳广场舞的比城里还热闹。再说国家正在搞"数字乡村"工程,5G基站都要覆盖到村口了。城里有的,农村迟早都会有,何况还有政策红利呢!
特别要提醒的是,国家最近出台了"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鼓励青年返乡创业。符合条件的项目,能申请10-50万的无息贷款。浙江有个大学生,回乡搞稻田养鱼,第一年就拿到20万创业补贴。这种真金白银的支持,可比在城里挤破头考公务员强多啦!
年轻人最宝贵的就是闯劲。农村现在就像块等待开垦的处女地,有国家几万亿资金托着,有政策支持着,正是大展身手的时候。与其在城里焦虑内卷,不如到广阔的天地里闯一闯。就像我老家那个开民宿的小伙说的:"城里盖大楼是给老板打工,农村建房子是给自己创业!"这话实在,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