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草书识汉字:黄庭坚草书名作——书苏东坡所作《海棠诗》

墨水确实要多喝 2025-03-12 04:15:50

宋四家中四位大师的书法都是行书最为人所称道,而黄庭坚却是宋四家中最擅长写草书的,他的草书的名气在他所在的那个时代也是少有人能比得上的。

黄庭坚学前人草法(主要是怀素)却不被前人各种规矩所束缚,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独特书风。以前有人这么评价他的草书,说:“山谷草书如大海喷涛,一泻千里”。他的草书也被后世众多“粉丝”所推崇,他的铁粉之一明代的书画家沈周更也是直呼他为“草圣”。

我这篇图文分享的就是黄庭坚的一幅草书名作:书苏东坡所作《海棠诗》。

黄庭坚这幅草书作品原件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作品主体高度约35厘米,长度超过260厘米,估计是大多数字的大小在4-7厘米左右。

如果你对这幅作品感兴趣就一起看一看吧。

黄庭坚草书《书苏东坡所作海棠诗》

读了这幅字,我又一次被草书狠狠欺负了一次,认读黄庭坚的草书难度着实太大了。

以下是文字是站在我个人视角记录了一些我读这幅字的些许感受,你如果觉得没有意义就忽略掉直接看图欣赏:)

第一页:第一行“草”有认读困难,似乎没找到草字头在哪;第二行第一个字“有”字,似乎也是黄庭坚独有写法,和其他大多数书家草法不相同,还有“苦、幽”等字也是不太容易认的。

第二页:第一行“咲”是笑的异体字,“籬”字认读困难;第二行“漫山”二字写得颇为奇特,另外这句诗释文资料为“桃李漫山总粗俗”,不过这一行倒数第二个字我左看右看也没办法和“粗”字联系到一起:),大家怎么看?有懂的老师一定要指导我一下呀:)

第三页:这一页整体还算比较好认读一些,我认为“遣”比较难认一点。

第四页:这一页的“空”字写得太特别,若没有参考资料估计基本认不出来,另外第一行最后一个字“富”字也是特别难认,比较容易与“马”、“写”之类的字混淆了:);此外本页中的“姿、待、冰、盤”你都能认出来么?

第五页:这一页的12个字,我在认读的时候至少一半觉得难认:“薦(荐)、華、唇、酒暈、臉、袖”。“酒暈”二字中特别是“酒”不好认,再加上连在一起,陷入某种认读角度就会脑雾......

第六页:“卷、紗”二字造型之奇特让人叹为观止,也特别难认......;还有“深、霧、暗、曉”你也都能认出来么?

第七页:我也只能轻松识得“日、风、足、中”,其他字都比较难认。此页让我感受出来了一些黄庭坚写草书时富于变化的笔触:宗师级别的书家写出来的字细节变化太丰富了。

第八页:此页可以说楷书、行书、草书都有很有特点。

第九页:“饱无一事”的“一”让你很难相信它是“一”!“散步”、“逍遥”写得妙,从“散”字这个字笔顺来看,也不是刻意与“事”相连的,起笔从横画(有点像点)开始,然后提笔上来写上面两点再一气呵成往下写。

第十页:这一页后面的字比较难认:敲、看、修。

第十一页:“歎息”这两个字还可以这样连着写:)

第十二页:“揩、病”、“陋”你都能认出来不?

第十三页:第一个字楷书对应的应该是“迺”,“乃”的异体字。底下的“好”字的笔顺有点能把人绕晕,还有底下的“移”也是。

第十四页:最难认的字是:銜、鴻、鵠、流,你们认同么?

第十五页:最难认的字:樽、歌

第十六页:这一页我只能认得出来“明、来、雪”...

十七页:“那、觸(触)”极为难认。

十八页:根据我手头参考资料,这里面应该是“子瞻在惠州”。

十九页:最奇特的字是“也”字吧。

下面是长卷版,能看到这里的都是“真爱好者”,手机横起看欣赏下整体之美吧:)

本次就分享到这里,欢迎多多留言点赞,多来“灌墨水”。

注:本页图片原图来自台北故宫博物院,经过重新编辑后发布,尊重劳动成果,请勿复制转载。

0 阅读:0

墨水确实要多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