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狙神瓦西里:潜伏四天一枪不开,一颗子弹带走德军狙击之王!

钟校说过 2025-04-10 11:21:02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电影里那些神枪手,一个人能放倒一群敌人,看着过瘾,但总让人觉得太浮夸了。

不过在真实的人类历史里面,确实存在着一些令人惊叹的神枪手,苏联的瓦西里·柴科夫就是其中传奇的一位,而翻开他的战斗经历,也是让人直呼意外。

海军背景下的狙击手

童年在一个小村庄里,小瓦西里最爱做的事就是拿着父亲的猎枪进山打猎。

那时候,村里的大人们就发现这孩子不一般。别的孩子打猎要放好几枪才能打中一只野兔,瓦西里却总是一枪毙命。更让人佩服的是,他从不浪费子弹,每一发都能找到它的目标。

在山林间,瓦西里练就了一身本事。他能在寒风中一动不动地趴上几个小时,等待猎物出现;能在黑暗中准确判断声音的来源;还能根据树叶的摆动判断风向。这些技能,在后来都派上了大用场。

而带着这身好本事的瓦西里,却在成年后成了苏联海军的一名普通水兵。每天的生活就是在甲板上擦铜扣、刷船舷,偶尔参加一下例行训练。

在部队领导发现瓦西里过人的射击天赋后,这位默默无闻的海军水兵终于有了施展本领的机会,被调去当了狙击手。

狙击手之王的对决

瓦西里上战场后的表现,简直就像开了挂一样,他的枪法准得令人害怕,每次扣动扳机都意味着敌方减少一个士兵。

短短一个多月,他就放倒了300多个德军,其中不乏一些戴将星的大官,这战绩一出,整个德军都坐不住了。

德军指挥部很快就意识到,必须除掉这个威胁。于是,他们派出了他们最厉害的狙击手科宁斯。

就这样,两位顶尖狙击手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决。这不是电影里那种你来我往的枪战,而是一场考验耐心和智慧的生死游戏。

三天时间,双方都在等待对手露出破绽。瓦西里趴在他的狙击点,用瞄准镜仔细搜索着每一寸可疑的区域。突然,一块支起来的钢板引起了他的注意。不是钢板本身可疑,而是钢板下面的那些碎石。

瓦西里琢磨着:如果是我,会怎么利用这个位置?钢板下面挖个洞,既隐蔽又视野开阔,简直是理想的狙击点。这么想着,他决定验证自己的判断。

他脱下手套,小心翼翼地用枪托把手套举过头顶。这是个冒险的举动,但直觉告诉他值得一试。果然,"砰"的一声,手套应声而落。瓦西里捡起手套一看,弹孔正中手套的中心,干净利落,一点不偏。

致命一击

科宁斯终究还是沉不住气了,在漫长的等待中率先出手。"砰"的一声枪响,子弹精准地击中了瓦西里放在那里的钢盔,正中靶心。

科宁斯大概以为自己赢了。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狙击手,他应该知道这种时候最忌讳的就是急于确认战果。

这个细微的动作,就是他人生的最后一个错误,瓦西里等的就是这一刻。他的准星早已对准了那块钢板周围的区域,手指就搭在扳机上。

当科宁斯的额头刚露出来的那一刻,瓦西里毫不犹豫地扣动了扳机。子弹呼啸着划破空气,从科宁斯的前额穿入,从后脑穿出。德军最强的狙击手,就这样倒在了自己精心选择的狙击点上。

入夜后,瓦西里摸到了那块钢板前。他小心翼翼地拖出了那具尸体,从对方的证件上确认了这就是让德军引以为傲的科宁斯上校。这位德军王牌狙击手的生命,就这样在一个战术性的失误中结束了。

其实科宁斯的枪法不比瓦西里差,但他输在了最后关头的急躁上。而瓦西里,从头到尾都保持着冷静,用一个简单的诱饵套出了对手的位置,又耐心等待最后的致命机会。

战后,瓦西里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并被晋升为陆军少将,这个从打猎少年成长为战场英雄的故事,成为了狙击手教材中的经典案例。

参考资料:

网易:苏联狙神瓦西里:潜伏四天一枪不开,一颗子弹带走德军狙击之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