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民营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近年来,孝义市不断探索民营经济创新转型发展的新路子,为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采取了“四个一系列”创新举措,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改革措施》,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为成就连续18年百强孝义进位争先作出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系列改革为发展提速。孝义市致力于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常办事项累计审批时限由1743天缩减为355天,审批效率提升79.6%;推行工程建设5类“极简”审批模式,重点项目建设工程规划、施工许可实现5日内办结;建成“7×24小时”政务服务超市,实现最快20分钟完成企业开办,营商环境稳居吕梁前列。
一系列专班为服务增效。孝义市成立市长任组长的项目综合评估工作专班、要素保障工作专班,重点项目全部明确市级包联领导、各级干部主动入企帮扶服务。抢抓吕梁市被确定为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试点的机遇,鼓励吸引民间资本通过股权投资、合作经营等方式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共推介项目36个,拟引入民间资本380.6亿元,现已引进民间资本40亿元。
一系列政策为惠企升级。制定了该市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措施,通过市场准入、监管执法、奖补政策、要素保障、科技创新等改革举措,形成全链条、全周期服务模式,梳理发布惠企政策54条,纳入“政企通”服务平台,累计为264户企业、977人次兑现资金1.17亿元。比如鼓励支持科技创新,支持企业以校地合作、人才引进等模式开展科技项目攻关,最高支持500万元。落实民营企业柔性引进人才、引进“两院院士”等专家奖励政策,对企业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的一次性给予200万元、70万元建设经费支持。
一系列制度为创新护航。通过法定程序将每年的11月1日确定为“孝义市民营企业家日”,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建立了民营企业诉求收集、转办、督办、协调、反馈、解决等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家“智囊团”作用,聘请优秀民营企业家担任经济发展顾问、招商引资大使。以“一城一河一湖”文旅融合发展为重点,构建常态化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定期常态化发布向民间资本推介的项目清单,建立项目征集、推介、跟进、保障、考核全周期闭环管理体系,为民营企业家推介更多大项目、好项目,用说话算数、说到做到的行动,让广大民营企业发展预期更稳、信心更足、可感可及。
孝义市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民营企业既是“主力军”,又是“排头兵”,活力四射、焕新蝶变。目前孝义的民营企业数量超过1.1万户,撑起了孝义市经济的半壁江山;民营企业贡献了孝义市60%的税收、70%的GDP、80%的投资、90%的就业。在新的发展路径和赛道上,民营企业一以贯之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氢能等新能源产业、文旅融合、乡村旅游等强势起步,在一二三产主战场上迈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构建了煤焦化、氢能、氧化铝、铝镁、耐材、白酒六大主导产业共同支撑、竞相发展的经济体系,建成了一批标志性、基础性骨干产业,储备了一批牵引性、战略性重大转型升级项目,培育了一批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大型民营企业。鹏飞集团连续4年荣登中国企业500强、位居山西民企百强之首,是山西省首家营收超千亿的民营企业。东义、金岩等连年跻身中国能源企业500强,晋茂、一果、三个苹果等市场版图持续扩大,领泽、天罡等创新势头愈发强劲,一批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5G智能化工厂竞相涌现,支撑孝义连续18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引领孝义经济持续腾跃、澎湃向前。
孝义市工信局局长刘健表示,将不断强化政策供给,保持对民营经济发展支持的力度只增不减,深化改革、创优环境的力度只增不减,让民营企业成为孝义经济社会发展的“顶梁柱”、招商引资的“主力军”、承担社会责任的“带头人”,让民营经济由过去“三分天下有其一”“五分天下有其四”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变为市域经济新框架的主体,真正成为了中流砥柱;全方位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孝义新篇章,为建设美丽幸福吕梁作出新贡献。(记者 康桂芳)
来源:吕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