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见证美国从道德的制高点上滑落。
这一周,以色列总理成为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二任期内接待的第一个到访白宫的国家领导人。
正是在这样一次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外交事务中,特朗普抛出了令世界震惊的言论,声称要全面接管加沙并获得它的长期所有权。
一石激起千层浪。来自世界各地巨大的反对声浪此起彼伏,犹如海啸一般向美国袭来。
这一次,美国的盟友除了以色列之外,齐刷刷地站在了美国的对立面。记忆中,这好像是第一次。
英国首相斯塔默表示,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必须被允许回家”。英国可是美国最为坚定的盟友,这一次也毫不犹豫地表达了反对的立场。
法国外交部表示,加沙的未来绝不能被“第三国控制”。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法国一直在对美外交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德国外长贝尔伯克称,加沙“属于巴勒斯坦人”,强迫巴勒斯坦人离开加沙“不可接受,违反国际法”。一直头脑糊涂的德国外长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清醒。
英法德欧洲的三巨头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了难得一直的态度,坚决反对特朗普的上述表态。其它国家就更不用说了。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出警告,“不要进行任何形式的种族清洗”。这样的警告也许更能让世界认清特朗普政府加沙政策的本质。
这是美国人的傲慢激起了全世界的愤怒。
这是“美国至上”的理念让其盟国也感到美国不够朋友。
向“美国至上”理念的转变让人不安地想起希特勒时代的“德国至上”的口号。
历史竟然惊人的相似。当年英国在卷入布尔战争之前的地位表面看来盛极一时,但事实上要脆弱得多。
当年得布尔战争让英国大伤元气。英国军队在战争中残酷做法极大地抹黑了英国人地国际形象。

这一切造成了严重后果。在国内,英国人对英国地全球角色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在国际上,其它所有大国,包括美国、德国、法国都明确反对英国的所作所为,并认为英国“不够朋友”。
而这一次,面对美国当今的所作所为,正在遭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即使是美国的盟友也坚决反对美国的所作所为,并认为美国“不够朋友”。其中的可比性是显而易见的。
今天的美国好比当年的英国。加沙战争则如同当年的布尔战争。
大国博弈不仅是经济的博弈、政治的博弈、科技的博弈、贸易的博弈,还有道德的博弈。道德也是有力量的。
从扬言吞并格陵兰岛,到把墨西哥湾改成美国湾;从提出把加拿大变成美国第51个州,到强迫巴拿马无偿向美国船只开通巴拿马运河,再到当前特朗普有关加沙战争的荒谬表态,特朗普政府越来越激起全球的愤怒。
由此可以推断,美国的前景非常暗淡。美国正在遭受道德的滑铁卢。如果不能占领道德的制高点,也就无法赢得未来的竞争。
帝国的衰落是历史的主旋律,这一熟悉的主题如今正在变成现实。历史正在重演,这一次轮到了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