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和曾国藩:大清学渣和学霸的一场斗争

映像志1839 2019-08-31 12:00:37

从洪秀全和曾国藩的诗文,就可以看出来谁是学渣,谁是学霸。

岁暮杂感

作者:曾国藩

高嵋山下是侬家,岁岁年年斗物华。

老柏有情还忆我,夭桃无语自开花。

几回南国思红豆,曾记西风浣碧纱。

最是故园难忘处,待莺亭畔路三叉。

天父诗

作者:洪秀全

一眼看见心花开,大福娘娘天上来。

一眼看见心火起,薄福娘娘该打死。

没错,洪天王的诗就是这么暴力。看了这首诗,才知道为什么天王没有考上秀才了吧?看来,清代的科举考试还是很公平的。后来为什么有个太平天国?为什么有几亿人为这场战争付出死亡的代价?起因都和这个考不上秀才又有暴力倾向的学渣有关。

考了四次,没考上,洪先生就生气了。曾国藩考了7次才考上秀才。为什么洪秀全不多考几次呢?因为他第四次落榜已经29岁了。年纪大了,心灰意冷了。从此,对科举考试儒家文化恨之入骨,洪秀全内心暗暗发誓,哪天我也要出考题让别人考考。准确地说,这个时候他还不叫“洪秀全”,而是叫“洪火秀”。

洪火秀虽然是学渣,可是野心非常大。虽然没有读过《圣经》,翻阅基督徒梁发的《劝世良言》后,决定创立“拜上帝教”,自称为耶稣的弟弟。这就是创新,让耶稣多出了这么一个中国弟弟。大概《劝世良言》里面的上帝叫“爷火华”,为了避讳,洪火秀准备改名。“全”字拆开就是“人”、“王”,既然想做王,那就叫“洪秀全”吧。

拜上帝教开始聚集越来越多人,到处活动,准备起义了。林则徐赶过来镇压,却病逝在途中。咸丰元年,洪秀全集合了拜上帝教的兄弟们,在广西金田起义。这个时候曾国藩还在北京。太平天国的军事行动非常顺利。咸丰三年,太平军就打下了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只是后来并未实施。

这个时候,洪秀全开始实施作为一个学渣的报复计划。洪秀全视“爷火华”为唯一的神,佛教、道教统统滚蛋。最可恶的是儒家。孔庙、关帝庙、都得报销,那些书籍下令统统烧毁,读者收藏者一律杀掉。据《贼情汇纂》描述:“搜得藏书论担挑,行过厕溷随手抛,抛之不及以火烧,烧之不及以水浇。读者斩,收者斩,买者卖者一同斩。”

不料,东王杨秀清反对焚书。咸丰四年初,杨秀清以天父下凡的方式肯定四书五经的价值。洪秀全只好下诏删改儒家典籍,删改后才准阅读。毕竟也需要几个识文断字的人,于是开始考试。让文人来考试,方式非常暴力----通文墨而不应考者,杀!太平军里的读书人普遍受到歧视。比如,一位代拟诏书的笔杆子曾水源被处死,罪名是“敢在府门用眼看”!

作为有暴力倾向的学渣,洪秀全又写了一首诗,对他的宫女、嫔妃们进行严厉的约束。洪秀全的女人是很难做的,看看第三条就知道了。

十该打

服侍不虔诚一该打,硬颈不听教二该打。

起眼看丈夫三该打,问王不虔诚四该打。

躁气不纯静五该打,讲话极大声六该打。

面情不欢喜七该打,有喙不应声八该打。

眼左望右望九该打,讲话不悠然十该打。

这样一来,把读书人也惩罚了,恶气也出了,宫女嫔妃们也听话了,于是洪秀全就开始享乐。在天王府,让宫女拉着车游览,唱着他的歪诗:

“苑内游行真快活,百鸟作乐和车声。”

怪不得,孙中山先生在1912年曾经这样评价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我之所以否定太平天国,因为太平天国要推行神权政治,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太平天国的历史将倒退黑暗时期——中世纪”。

幸运的是,洪秀全的克星、学霸曾国藩终于来了。作为一个孔孟之道的坚决捍卫者,他要挽救不仅仅是大清王朝,他要挽救中华传统文明。曾国藩说,你太平天国这些邪说,把中国几千年的诗书礼仪都扫地出门,这不仅仅是大清的灾难,更是名教的灾难,孔孟圣贤不会在九泉之下安心,只要读书人都不能袖手旁观。

“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