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首次视察前。,根据《纽约时报》、《以色列时报》等综合媒体报道,近日,内塔尼亚胡前往加沙地带北部视察了以色列军队,这是自以色列军队开启地面军事行动以来,内塔尼亚胡首次视察前线以军。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视察过程中,内塔尼亚胡当着众多以色列军人的面表示,以军在加沙地带行动有三大目标,并向以军强调“以色列将继续到底,直到获胜”。三大目标是什么?第一,消灭哈马斯;第二,营救所有被扣押人员;第三,确保加沙地带不会对以色列构成威胁。
从内塔尼亚胡的表态来看,很显然,以色列政府在完成这三大目标之前,是不会收手的。这就意味着,哈以双方协商的临时停火协议失效后,以色列有可能会继续发起军事行动。有意思的是,内塔尼亚胡表态过后,同一天内,哈马斯发布声明称,希望延长临时停火协议。

需要了解的是,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最初协议之时,在协议中有过约定,停火协议每延长一天,哈马斯就需要额外释放10名被扣押人员。不过这个条约,需要以色列政府同意,如果以方不同意,自然无法执行下去。
现在的情况是,哈马斯试图尽可能延长休战时间,通过休战期进行回血或者战术调整,但这对以色列而言,非常不利。要知道,以色列为了消灭哈马斯,集结了几十万大军,战争讲究的是一鼓作气,休战时间长,军队士气必将衰退。除此之外,维持庞大军队的费用开支,对以色列政府而言,也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但问题是,不答应哈马斯的要求,一方面会得罪很多国家以及本国部分民众,毕竟哈马斯原则上是同意通过释放被扣押人员来延长休战期,而被扣押人员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民众,当然,大多数还是以色列本国人。因此,以色列政府不同意延长停战期,就一定会面对这一部分舆论压力。
除此之外,当前国际社会中,大部分国家的想法,都是希望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永久性停火协议,然后各国以及各大国际组织,好进入加沙地带进行人道主义救援。如果以色列政府不同意延长停战期,无疑会面临巨大的国际舆论,全球各地“反以”声音会更大,仍然对以色列非常不利。

在这种情况下,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以色列已经面临“进退两难”的抉择,继续进攻,先不说能否完全消灭哈马斯,国际舆论都是一个大问题。如果长期停战,等于直接承认以色列作战失败,势必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接下来无论以色列政府如何选择,这种困境都不会缓解,而内塔尼亚胡的个人处境,也将更为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