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吃着维生素软糖,咱们小时候可不一样,不知不觉间竟吃下了“半个本草纲目”!

小时候放学,那田埂就像有魔力一样。
蹲在那儿,荠菜、灰灰菜一挖一掐,晚上家里饭桌上就多道凉拌野菜。
当时觉得野果子酸,如今才发现全是宝贝。

春天一到,田埂就是天然药柜。
春雨过后,蒲公英冒头,奶奶说它是“下火菜”,凉拌着吃,苦香交融。
马齿苋更是厉害,茎秆能拉丝,晒干煮水治肚子疼。
还有榆钱饭,绿莹莹的榆钱拌玉米面蒸熟,就着蒜泥能吃两大碗。

夏天,野果里藏着“甜药”。
桑葚紫得透亮,爬上树边摘边吃,吃完舌头都变色。
后来才知道,它能补血,怪不得小时候活力满满。
槐花开时,全村热闹,打下的槐花做成各种美食,香甜中还有安神功效。
路边紫色小野果龙葵,清甜可口。
像喇叭花的地黄,根茎也能尝鲜。
白茅更是儿时争抢的美味,原来它们都是中药材。

现在的孩子对食物的认知大多来自超市和包装,连饺子馅从哪来都不清楚。
真怀念小时候跟着季节找吃食的日子,泥土和草木的香气,都是城市里没有的珍贵记忆。
家长们不妨周末带孩子去郊外,认认车前草、折耳根,让孩子了解食物本真模样,也给城市生活添些自然气息。
大家还记得小时候常吃的野菜野果吗?快在评论区分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