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伊巴碧玺的传奇之旅与市场机遇

沐清扬说史 2025-04-27 03:50:35

邦瀚斯香港将于下个月隆重呈献一颗超过重达181.61克拉的帕拉伊巴碧玺,这颗未经热处理的"Kat Florence Lumina"来自同名珠宝品牌Kat Florence,是由其丈夫、宝石猎人Don Kogen在2003年于莫桑比克楠普拉省马武科区发现,原石重达830克拉。

©️Kat Florence

这颗原石经历过两次切割,第一次切割重达300多克拉,但出现了“漏窗”的现象,因此进行了二次切割达到了以上图示的“完美效果”。据邦瀚斯拍卖行介绍,这颗宝石估价为300万至500万港元(约合38.61万至64.35万美元,每克拉约2126至3543美元)。

作为珠宝爱好者而言,帕拉伊巴碧玺已然成为贵价宝石之列,近年来倍受瞩目、身价不断攀升。据统计,每开采一万颗钻石才有机会采到一颗帕拉伊巴碧玺,可见其罕见及昂贵。

长期以来,碧玺在宝石系列中,被当做半宝石评定,它虽有着“人间彩虹”的称号,但由于产量大颜色多,并不是每一种颜色都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但帕拉依巴碧玺以其独有的电光蓝色和稀有少量的矿藏,被人们誉为碧玺之中的王者。

产自巴西帕拉伊巴州的刻面抛光含铜碧玺©️GIA Robert Weldon

自20世纪80年代末在巴西帕拉伊巴州首次被发现以来,迅速成为珠宝界的宠儿。其独特的电光蓝光辉让人一见倾心,与其他普通碧玺截然不同,成为全球珠宝市场中的稀有珍宝。

谈到巴西帕拉伊巴,就不能不提及矿工Heitor Dimas Barbosa,当时他在塞阿拉州和帕拉伊巴州的内陆地区进行他的建筑项目,并利用业余时间探索这些地区。

在其中一次旅行中,他偶然发现了帕拉伊巴矿区并决定在那里进行勘探。

矿井的第一张地图,某一部分的特写,由Brian Cook手绘/巴西帕拉伊巴,照片来自Brian Cook

历经7年的努力,最终挖掘出世界上第一块闪耀着霓虹般光芒的宝石。

有趣的是,由于这颗宝石的颜色太过罕见,没有人相信这是一种天然宝石,他花了很长的时间和力气才把这颗宝石卖出去,当时连100美金/克拉都没有。

不过现在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真的赚翻了吧。

但Barbosa相信这样颜色的宝石绝对在市场上可以博得一席之地。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Barbosa和他的团队使用简单的手工工具和蜡烛照明(即使科技发达的当下,也只能人工开采,因为矿体太过脆弱了,若用机器开采的话,很难得到完整的晶体)但也仅开采出10-15公斤的碧玺,从开始时的售价为每克拉100到200美元,一周内价格飙升了近10倍,到每克拉2000美元,从而戏剧性地夺取了所有珠宝投资者的眼球,揭开了帕拉伊巴碧玺的传奇序幕。

巴西帕拉伊巴碧玺之所以拥有独特的色彩,源于其内部含有微量的铜元素。

颜色明亮,主要为绿色到蓝色的各种色调,人们用“Neon Blue”或“Paraiba-Blue”来形容它的颜色,最为稀有的是明亮的土耳其蓝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电光霓虹”的蓝绿色,带有强烈的荧光感,闪烁通透、火彩闪耀,即使在弱光下也熠熠生辉,令人一眼便能辨认,因此被称为帕拉伊巴碧玺中的爱马仕。

巴西帕拉伊巴碧玺的颜色,一眼让人想起香港街市里的夜晚的招牌灯

近年来,巴西帕拉伊巴碧玺的拍卖价格屡创新高。

2018年,一对7.46克拉和6.81克拉的巴西帕拉伊巴耳环,克拉单价以达19万美元,创下了克拉单价最高的纪录。

因地质结构的影响,导致巴西产的帕拉伊巴原石晶体净度一般都不是很高,但胜就胜在电光效果好。但这对耳环,不仅超过了6.5克拉的重量,其无论是颜色、净度、晶体,都是万里挑一。至今仍未有任何一对如此大克拉的巴西帕拉伊巴耳环可以与之媲美。

2024年上半年,一颗3.39克拉估价12-25万美元的巴西帕拉伊巴,最后以约37万美元成交;而在2003年,一颗重达8.9克拉的巴西帕拉伊巴估价也才20-25万美元,最后成交价为26万美元;十年时间,克拉单价的涨幅接近370%。

特别是从2019年开始,出现在拍卖场上的高品质巴西帕拉伊巴不超过30颗,普遍成交价在5-10万美金/克拉,越发稀少的巴西帕拉伊巴其价格不断上扬,跻身名贵宝石身价之列,而今来自巴西的帕拉伊巴的克拉单价甚至高达20万美金。

目前市场上来自巴西产地的帕拉伊巴碧玺,特别是1克拉以上的几乎都是二手市场上回收的,现在巴西矿区出产的大多是厘石,即尺寸小于20分的原石,但即使是这种小颗粒的帕拉伊巴,市场上依旧供不应求。

3.39克拉巴西帕拉伊巴 ©️佳士得

最早的帕拉伊巴碧玺仅在巴西帕拉伊巴州发现,其矿藏极为稀少且逐渐枯竭;所以还有人将其比喻为“来自克什米尔产区的蓝宝石”。

后来人们在巴西北里奥格兰德州的帕雷利亚斯镇附近也发现了这种碧玺,但矿藏依旧有限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这种色彩的独特性和稀有性,使巴西帕拉伊巴碧玺在彩色宝石中占据了无可取代的地位。

随着帕拉伊巴碧玺的市场需求不断攀升,这种宝石的价格也随之飙升,逐渐晋升成为珠宝市场中的高端宝石之一。

巴西帕拉伊巴 ©️Kevin Ferreira

除了巴西帕拉伊巴,2001年在尼日利亚以及2005年在莫桑比克也发现了类似的铜含量碧玺。

巴西帕拉伊巴碧玺矿区大多为原生矿床,位于伟晶岩中,这些伟晶岩侵入石英岩或变砾岩,形成于距今5.3亿至4.8亿年前。尼日利亚和莫桑比克的矿区则为次生矿床,碧玺产自冲积层,而非原生围岩。

然而,两大洲的帕拉伊巴碧玺矿床的微观包裹体和宝石学性质相似,这表明原生矿床和次生矿床中采集的含铜碧玺的地质构造非常相似。因此在产地鉴定时,还会出现难以判定产地的情况,这个我们晚点说,先来看看尼日利亚的帕拉伊巴。

帕拉伊巴三大产区©️古柏林 GIA

尼日利亚的帕拉伊巴碧玺产于西非,与巴西帕拉伊巴碧玺一样,也拥有蓝或绿的色调。它们的色彩略显柔和,饱和度不如巴西的帕拉伊巴碧玺强烈。但尼日利亚的帕拉伊巴碧玺通常比巴西的更大,因此在市场上也有其独特的吸引力。

虽然尼日利亚宝石的产量也不多,但价格是这三个产区里价格目前最低的,这源于市场本身产地的认可度较低,主要原因是其色彩魅力相对逊色。但正如其他宝石一样,虽然产区很重要,但每个产区也都有其高品质尖货在。

尼日利亚的帕拉伊巴碧玺在拍行也有不错的表现,比如去年的邦瀚斯拍卖中就有一颗15.37克拉来自尼日利亚帕拉伊巴碧玺戒指以约154,464美元成交。

尼日利亚帕拉伊巴碧玺戒指©️邦瀚斯

而在2005年才在莫桑比克的帕拉伊巴碧玺虽然发现较晚,但由于同样含有铜元素,能够发出如同类似巴西帕拉伊巴一样亮丽的霓虹光泽,包括了从亮绿到深蓝的多种色调,在市场上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相比巴西和尼日利亚的帕拉伊巴碧玺,莫桑比克的产量较大且克拉重量较高,通常超过3克拉甚至达到10克拉以上。加上越来越多的高珠在其新作都有用到它,莫桑比克帕拉伊巴碧玺在高端珠宝市场中逐渐占据一席之地。虽然其市场价值与巴西帕拉伊巴碧玺尚有差距,但其独特的光泽和颜色仍然吸引了许多收藏家和投资者。

谈到莫桑比克帕拉伊巴,大家应该对这一条项链印象最深了吧。

Blue Lagoon莫桑比克帕拉伊巴碧玺戒指©️苏富比

2023年11月,苏富比在“瑰丽珠宝及贵族珠宝”拍卖会上推出了这颗93.94克拉的蓝湖帕拉伊巴碧玺。这颗来自莫桑比克的宝石其估价在130万美元至250万美元之间,即每克拉约13,800美元至26,600美元。

这颗帕拉伊巴拥有典型的电光蓝色和出色净度,因此被命名为「蓝色泻湖」(Blue Lagoon)。莫桑比克出产的帕拉伊巴碧玺大多数经过加热处理,并且净度更佳,但是颜色饱和度低于巴西帕拉伊巴碧玺。虽然这颗宝石最终退出了拍卖,但其估价清晰地反映了巴西和非洲宝石之间巨大的价格差异。

9.27克拉莫桑比克帕拉伊巴 ©️佳士得

而我们若从市场上来看:目前市面上90%的帕拉伊巴都来自莫桑比克,9%来自尼日利亚,只有1%来自巴西;虽然莫桑比克的帕拉伊巴的占比多,但精品来说也不多,其精品的价格目前都已经叫价到3-6万美元/克拉,而巴西呢,已经到了10-20万美金/克拉。

这个情况也同样出现在拍场上,越来越多的莫桑比帕拉伊巴碧玺出现,其最高的克拉单价达到了4.3万美金/克拉,这颗来自佳士得日内瓦的9.27克拉莫桑比克帕拉伊巴戒指,以其蓝绿色调较为干净的晶体成功地问鼎当年帕拉伊巴成交克拉的位置。

但实际上,在拍卖会里,更多的莫桑比克帕拉伊巴的成交价多数在几千美金/克拉,这可以看出莫桑比克以及巴西帕拉伊巴之间的价格之差。

我们可以说莫桑比克帕拉伊巴依旧值得入手,毕竟它与巴西的差距在这摆着,就好像它的红宝石与缅甸红宝石的差距一样。

帕拉伊巴的颜色 ©️SSEF

不同的产地的地质结构以及颜色,造就了不同产地的同类宝石不同价格。当产地成为价值评估的重要指标时,在证书上那一栏的原产地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下图展示使用GIA参考数据选定的四个原产地鉴定案例研究。

虽然大多数帕拉伊巴碧玺的原产地鉴定都比较容易鉴定出来,但有些宝石无法清晰区分,因为有些宝石的产地分布在重叠的区域,难以区分。当许多元素对的数据分布在重叠区域的中间时,就无法确定其产地。

例如下图中1-3展示了巴西、尼日利亚和莫桑比克典型宝石的地理原产地鉴定示例。这些宝石均由 GIA 进行检验。

每颗宝石上的三个点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分析;这三个案例代表了提交鉴定所的绝大多数宝石,这些宝石的原产地可根据所述程序测定的微量元素化学成分轻松确定。

©️GIA

鉴定所偶尔会检测一些与GIA参考数据库中任何数据都不匹配的宝石,例如案例4中的那颗。基于三次LA-ICP-MS分析得出的这颗宝石的微量元素谱图,并未在任何已确定的帕拉伊巴碧玺产地已知的微量元素范围内。

虽然GIA检测的大多数帕拉伊巴碧玺的产地可以通过微量元素化学方法轻松确定其成因,但不可避免的是,仍有少数宝石落入了两个产地之间的这一区域,其成分空间完全缺乏参考数据。这些宝石显然出自世界上的某个矿场,很可能位于三个帕拉伊巴碧玺产地中的任何一个。

尽管GIA努力寻找与这些可疑碧玺成分相匹配的可靠参考宝石,但目前仍无法确定这些宝石的产地。因此,对于这些可疑案例,唯一可能的产地鉴定是“不确定的”。

这个时候就真的只能是“辨色识英雄”了。

©️GIA

除此之外,帕拉伊巴宝石交易面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是处理方法的增多。

虽然帕拉伊巴钻石经过加热处理在市场上是可以接受的,但现在净度提升也变得越来越普遍。购买帕拉伊巴时,检查其裂纹是否用油或树脂填充过也非常重要。

另外还有人造玻璃被切割成仿制天然原石晶体(带有肉眼可见的内含物)。

GIA卡尔斯巴德鉴定所最近对两块透明蓝绿色棱柱体进行了鉴定。提交的棱柱体重量分别为1.91克拉和1.92克拉,内含肉眼可见的反光褐色金属晶体簇,以及小孔洞和轻微磨损。乍一看,这些宝石要么像含有铜内含物的帕拉伊巴碧玺,要么像含有黄铁矿内含物的祖母绿。

©️GIA

标准宝石学检测显示,其单一折射率为1.50,静水比重为2.43。两颗宝石在长波紫外光下均发出弱绿色荧光,在短波紫外光下则发出弱至中绿色荧光。虽然这些六面三棱柱体拥有类似碧玺的“晶体状”结构,但其折射率排除了碧玺的可能性。

光纤照明显微镜检查显示,内部存在气泡、流动结构,以及两种玻璃(含金属夹杂物和不含金属夹杂物)熔接在一起的清晰边界。封装玻璃区域呈现浅黄色体色,并含有几何金属晶体和气泡。由于熔融玻璃的混合,这些棱镜显然是人造的。

©️GIA

除了以上基于宝石的颜色、产地和净度之外,提到帕拉伊巴的设计,你会想到?

我的脑海里第一个出现的是DAVID MORRIS。

特别是这件用绿松石来搭配帕拉伊巴碧玺的设计。

这枚戒指我觉得可视为对装饰艺术风格的现代造型再设计,它保留了当年的几何美学和创意构思,将绿松石与帕拉伊巴碧玺这两种独特材质完美结合。中央那颗闪耀着水蓝色绿色的帕拉伊巴碧玺,与周围几何图形的绿松石镶嵌形成对比,恰如装饰艺术时期追求的那种戏剧性视觉效果。

这款设计不仅表现了宝石本身的美丽,更通过艺术造型赋予了宝石饰品层次的文化与审美价值,完美塑造了这种帕拉伊巴碧虹玺作为“珠宝界霓之光”的独特魅力。

©️DAVID MORRIS

其他不多说啦,放图大家欣赏。

想对帕拉伊巴有更多了解的,推荐两本书:

以及最后你可以会有疑问:帕拉伊巴现在还有捡漏的机会吗?

当然有。举个例子:今年年初在拍卖会上拍出的一颗巴西帕拉伊巴戒指,不过五张成交的,放到现在市场上,几乎翻倍的价格在出售。

以及这个不是特例,前提是你得懂。

看过这么多年拍卖,很多时候看着市场上眼熟的一些在售珠宝,经常不经意就发现,诶,那不是某一次拍卖会上不那一件吗?所以看拍,不仅仅是看锻炼对珠宝颜色辨色的眼光,更是一次次对交易频次,对价格的锻炼。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