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国务院发布的日程信息,布林肯将于7月13日参加东盟外长会,期间将与王毅主任会面,美方称这场会议预计将在当地时间5点15分举行,但时间表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美方所言属实,这将是布林肯在一个月来,第二次同王毅主任会谈。
回望二人第一次会谈的成果,美方的做法很难令中方满意,在6月18日访华结束后,布林肯对外界表示,美方将继续做“中国不喜欢的事”,说“中国不喜欢的话”。字里行间充斥着零和思维,随后,美方宣布价值4.4亿美元的对台军售,美防长致电菲律宾防长,企图借南海问题挑拨中菲关系,美方还施压荷兰对华实行芯片制造设备的出口管制。

美方的挑衅迎来了中方的有力反制,中国商务部宣布对镓、锗实行出口管制,解放军在台海实行密集的空中巡航,7月11日至12日,解放军在台岛东南进行海空联合演习,中方展示的姿态加剧了美方对中美冲突的恐惧,此番布林肯再会王毅,很大可能将继续贩卖所谓的中美沟通和“建立护栏”的论调。
从美方的动作看,此番“求和”的意味不多,施压的目的更浓。7月13日,美军P-8A反潜巡逻机穿航台湾海峡,美军第七舰队随即发布公告,声称此举是为了“展现美国致力于维护自由和公开的印太地区”,美方还大言不惭地宣称,美军可以在任何国际法允许的区域内穿航和运行。

台湾海峡的主权属于中国,美方机频繁穿航台海,无疑是对中国主权和安全的挑衅。此外,美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麦考尔还以“对抗中国不力”的理由,向布林肯发出传票,显然是对布林肯的行为不满,意图在其会见王毅前施压,美方的敌意行径,为王、布二人的会谈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美方的单方面破坏下,中国外交部表明立场,在布林肯和王毅会面的问题上,发言人汪文斌不置可否,只提到了“关注后续消息”。从中方的态度不难看出,此次会面仍是美方的要求,而中方兴趣索然,同时,在美方的恶意挑衅下,王毅主任是否愿意会面,还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美政界在“反华”上具有同样的立场,唯一的区别只是谁的做法更为“鹰派”,这直接导致,在中美关系的问题上,美方的对华战略很难有太大改变,而中方一向反对无意义的沟通,此番即便布林肯成功同王毅会面,对中美关系也难有太大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在耶伦访华后,美商务部长雷蒙多也即将访华,对此,中方表现出很大的善意,中国商务部表示,对美商务部长访华持欢迎态度,正就此事与美方沟通,相对于美方的对华战略,中方的做法尽显大国风范,同时,对比美方全方位围堵遏制的对华政策,中方的打法有很大的选择性,要谈合作、做生意,中方欢迎,要搞对抗,中方也奉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