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时代,发展太快,电子产品充斥着整个生活。现在的小娃娃们,闲下来就是王者荣耀、和平精英,手机电脑成了休闲娱乐的主要载体。而回想起我们的小时候,确实十分有乐趣的。青春已逝,我们逐渐老去,每当回忆起来儿时的游戏,总希望老天给个时光门,再回到过去,对曾经的你说一声“你还好吗?”
这是小时候女生最爱玩的游戏。那时候的游戏很简单,很多的娱乐游戏都是就地取材。跳皮筋,两人以上均可玩起来,只要一条废旧的自行车内带,就可以制作成一条长长的皮筋。
跳皮筋花样很多,有女生的卷花跳,也有男生的茅坑跳(图片呈现的就是茅坑跳,本地叫法),跳坏了的人就去撑着皮筋,如此循环。课后时间,教室前跳皮筋的很多,抢人的也很多,跳的好的漂亮女生总是最受欢迎的。小编小时候很喜欢和女生跳皮筋,嘴里喊着“三五三五六,三五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小编本地叫“弹蹦蹦蛋”。这个是男生最爱玩的游戏之一。小编本地叫弹蹦蹦蛋,别的地方应该有叫弹珠或弹玻璃球等。小时候在小卖部买,好像是一毛钱两颗小的,稍微大点的两毛钱一颗。买的时候还会挑里面那片叶子的颜色和大小。
弹玻璃球多少人玩都可以,前提你自己必须有玻璃球。每个小朋友拿出共同商量好的固定玻璃球作为底注,放到规定好的最远距离,然后在弹的地方画条线,最后站在线外用手里的玻璃球去弹底注的玻璃球。弹住一颗可以继续,弹不住就下一个小朋友继续。最后弹的最多的小朋友就会拿着收获的玻璃球炫耀,如果多场胜率很高,那么在学校里也会获得一个弹玻璃球游戏强者的称号。小编小时候也胜率蛮高的,记得有很多罐头瓶都装满了玻璃球。
小编本地叫“kuai(第一声)牌”,意思就是用手拍的意思。这个游戏当时很火,一块钱可以买一大张,然后自己裁剪,如果撕开的、缺角的还拿不出去。小的时候,只要一下课,男生几人一堆就在讲台、地下一些比较平坦的地方开始玩。
玩家数出相同数量的纸牌,然后摞在一起,凭手拍地的力量将纸牌翻面就算赢,翻面多少就可以拿走多少。也有规定是拍翻面了以后还得再吸回原先的面才能拿走,完全在于开始前的规定。小编记得小时候冬天玩这个大拇指下面总是会裂开,虽然疼,但还是忍不住想玩。小编估计看官中手拍的裂开的很多。鞋盒子里纸牌的数量是恒定一个职业纸牌手的标准。
男女都玩的游戏,男生较多。玩这个游戏需要胆量,因为一个不小心就会让本来长大了的门牙下岗。
游戏最低是蹲下,最高是站直。女生一般在二马(鞠躬姿势)后就不行了。男生能跳过站直的也很少,一般低头的就是极限了。玩跳马也需要看什么样的人当马,个子高的当马,一般人连低头都过不去。小编小时候比较矮,也担心自己的门牙,所以,跳过一马就不玩了。
这个游戏危险系数比较高,如果摔到,人和马会一起摔,人骑着马头摔倒的不计其数。
“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小时候这个儿歌和游戏是很火的。现在游戏还在学生之间进行。
小时候这个游戏一般上体育课老师组织的比较多,属于集体游戏。大家围成一个圈,然后找个人拿手绢或者其他替代品一边唱着丢手绢一边转圈找自己想整的人。然后被丢的人站起来表演节目后继续。
小编喜欢把手绢丢给自己喜欢的漂亮同学,不知道各位看官是不是也这样。
这个游戏简单也很好玩。只要一根粉笔(或者白灰砖)能画,一个沙包能扔就能玩。通常为两人,多人也能玩,只是多人不如两人好玩。
房子画好,沙包丢到画好的任意格子里,然后跳过去捡起沙包,那么那个被沙包占过的格子就会成为捡沙包者的房子,另一个人就不能跳。当然,一轮过后,另一个玩家也可以扔到被占有的格子里去拆这个房子,前提是能在仅有的格子里拿到沙包。一格必须单腿,这也是跳房子的难度。腿短手短的小朋友输的几率比较大。
也有的地方叫“甩宝”。小编本地对叠四角的材质有要求。作业本纸叠的不能玩,常用的是书纸叠的,最稀罕的是电光纸(比较光滑的纸)。旋风四角、双面四角叠法居多。那时候一下课,很多男生都带着自己的四角约战。四角品相是约战的首选,叠的整齐中间口子不大的首选,厚的其次。那时候叠一个超大的基本都是王者,很多小四角都会来约战,打翻了就赚到了。
打四角分为“压、抄”两种打法,压法还可以,伤害系数低,抄法特别容易指甲盖和地摩擦导致指甲盖被掀起,那可是真疼。
小时候的游戏还有很多,比如捉迷藏、老鹰抓小鸡等等,满满的回忆。小编感慨流失的过去,却也在苦恼如今小朋友们长大后是否也有值得回忆的游戏。时间在不断进步,改变了很多人的习惯。留不住的回忆,也只能在碰到昔日的同学,才知道,原来自己已经老了……
感谢各位看官的阅读,你还知道哪些小时候的游戏?欢迎留言评论,关注小编,谈生活百态,聊社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