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与老人养老金差距:同等条件养老金相差上千元?令人瞩目

沛萍阅览趣事 2025-04-04 21:24:33

前言:先来看个实例

黄老师的工资条与李老师的养老金账户

在湖南山区褪色的笔记本里,夹着黄老师1978年的工资单——34.5元,这位中学一级教师当年退休金为903元,退休20多年后,每月领着4052元养老金。

而她的学生李老师,2023年退休时养老待遇为7164元,两位教师工龄均为33年。

这两代一级教师的养老待遇倒挂的背后,反映出养老金的“时差”。先看看两代人的养老金“时差密码”:

首先是制度断层:从“全包”到“缴纳社保金,个人存钱”

老人(2014年前退休):

工作期间未缴纳养老保险,退休金按“退休前上月工资×工龄系数”计算。黄老师2005年退休时,903元养老金仅为在职教师平均工资的60%左右。

再说中人,2014年之后的十年内退休人员:2014年养老金改革后,采用“老办法保底,按新老办法差额加职业年金”的计算方式。

以李老师为例:

基础养老金:(退休前工资4500元×缴费指数1.2)×33年×1% = 1782元

过渡性养老金:视同缴费年限(2014年前22年)补偿 = 4500×22×1.3% = 1287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2415元,

合计:1782+1287+2415= 6484元

除此之外,还有职业年金补充。

李老师职业年金:个人4%+单位8%缴费,按年化收益率5%,累积 月发680元

这项2014年启动的补充养老保险,单位缴费部分相当于给“中人”额外增加8%的养老金,但对黄老师等“老人”而言,她退休时该制度尚未出台。

说实在的,这2000多元养老金差距太大了!为什么李老师养老金优厚?仔细看,李老师的养老金三个关键参数给力!1. 视同缴费年限补偿:

她“中人”身份,2014年前的工龄按每年1.3%额外补贴,22年工龄即可多出1287元,而黄老师仅按0.9%计算

2. 职业年金复利:

李老师每月缴纳540元(4500×12%)的职业年金,经过十年的复利增长,合计每月可领年金680元 。

3. 在岗工资增长较快:

黄老师退休后18年间,当地在岗职工工资年均增长9%,但她的养老金年均涨幅仅5%,而李老师在岗时期,社平工资增长更快。

综上所述,这组数字揭示的不仅是制度设计的问题,更是“比谁贡献多”的计算难题——黄老师们当年34.5元月薪中,有15元被强制转为国家建设资金,而今天这些投入已化作GDP里的高速公路与摩天大楼。贡献不可谓不大!

接下来浅探:如何破局?

可以探索实施差异化养老金调整:

1. 控高调低:对“老人”增加比中人更高比例的定额调整,

2. 提高“老人”高龄补贴,

3.地方财政可以根据财政状况,额外补贴,

比如:给贡献大的老人开具“养老支票” 在浙江某地,一项“银色补偿”正在推进: 对75岁以上机关事业退休人员,每月增发“历史贡献补贴”(工龄×10元)

写在文末:“银色补偿”也好,还是历史贡献补贴等,都是对退休“老人”几十年付出的尊重与认可。

正如黄老师手写备课本上那句“春蚕到死丝方尽”所揭示的,这些把青春铸入教育事业的老教师们,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一个承认历史贡献的方式。

当李老师在旅游欣赏山水时,她的老师却舍不得花钱,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不禁让人思忖:为何同等条件,晚景不同?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点赞关注。

0 阅读:0

沛萍阅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