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起家的国民革命军第1军历任军长都有谁?

老司机聊好车 2025-04-22 15:24:45

国民革命军第1军,那是蒋介石的老底子部队,1925年8月的时候,由黄埔军校的教导团和学生们一块拉起来的队伍。蒋介石自己当上了这军的第一任军长,而那时候,周总理则是军里的政治部主任。后来,这队伍越扩越大,在北伐打仗、十年内战,还有抗战刚开始那会儿,都立下了不少战功。

从1925年开始算起,到1949年结束,第1军存在了整整25年。在这段时间里,军长的位置换了12个人。而这12位军长里头,有9位的经历各不相同。

【1、第一任军长蒋介石(1925.8-1926.1)】

说到蒋介石,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从1924年当上黄埔军校的校长起,他一步步走到了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大当家,还有中华民国总统这些位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是中国战区的老大。抗战赢了后,他又挑起内战。到了1949年12月,蒋介石只能跑到台湾。在台湾,他又掌控了26年,一直到1975年去世,享年88岁。

【2、第二任军长何应钦(1926.1-1929.3)】

何应钦在国民党里是个大人物,曾经仅次于蒋介石,地位相当高。他年轻的时候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过,回来后先在黔军工作,到了1924年,他就去了黄埔军校当总教官。从北伐战争那会儿起,何应钦就一路升官,当过第1军的军长、军政部的部长、第四战区的司令长官,还有中国远征军和中国战区中国陆军的总司令。到了解放战争时,他又做了国防部部长和行政院院长这些大官。

1949年8月,何应钦踏上了台湾的土地,可他在那儿再也没找回在大陆时的那种风光。他后来干的都是些没啥实权的活儿,像是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这种头衔听起来响当当,其实没啥大用。到了1987年,何应钦在台北走了,享年97岁。

【3、第三任军长顾祝同(1929.10-1931.7)】

顾祝同对蒋介石那是忠心耿耿,一辈子都跟着蒋介石走,蒋介石说啥他就干啥。他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读完书后,就直接南下去革命军里闯荡了。在军队里,他一步步往上升,当过第九军军长、第一军军长,还做过江苏省政府的一把手,第三战区的副司令长官,最后还当上了陆军总司令。

1941年那会儿,顾祝同严格按照蒋介石的指示行事,搞出了“皖南事变”,让新四军吃了大亏。到了1950年3月,顾祝同从西南地区直接飞到了台湾。到了台湾后,他干过“防务会议秘书长”、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这些活儿。1954年,顾祝同升为了陆军一级上将。后来,他在1987年于台北去世,享年94岁。

【4、第四任军长陈继承(1931.7-1936.4)】

陈继承是蒋介石身边的得力干将之一,他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第二期的学生。黄埔军校在1924年创办后,他就在那当上了战术教官。在他的军事生涯里,他做过不少大官,比如第1军第21师的师长、第3师的师长、第1军的军长,还当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训练部的副次长、第六战区的副司令长官,最后还做了南京卫戍总司令。

1949年,国民党撤退去了台湾,之后陈继承选择在香港安家。到了1950年5月,他接到命令前往台湾。两年后的10月,也就是1952年,他退了役。时间一晃,到了1971年,陈继承在台北去世,那时候他78岁。

【5、第五任军长胡宗南(1936.4-1938.5)】

胡宗南老家在浙江镇海,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人们常叫他“天子头号门徒”。在国军里的黄埔同学中,他拿了好多个第一:头一个当上师长,头一个晋升军长,头一个做了军团长,还是头一个当上集团军总司令的黄埔生。

1936年春天4月份,胡宗南挑起了第一军军长的大梁。抗战的烽火燃起后,他又接手掌管第17军团,还当上了第34集团军的总头头。从那以后,胡宗南就长时间扎根在西北地区。在那里,他还曾对陕甘宁边区动过不少手脚,被人叫做“西北王”。

解放战那会儿,胡宗南还在西北跟解放军干架,结果被解放军打得落花流水,只好带着剩下的人马跑到四川躲起来。到了1949年12月,他那七十万大军在西南战场上,又被刘伯承、邓小平带领的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的大部队,还有第一、四野战军的一部分给收拾掉了。

1950年4月份,西昌那场大战里,胡宗南带着的十万大军被陈赓给一锅端了。他自个儿逃到台湾去了,后来到了1962年,在台北去世,那时候他66岁。

【6、第六任军长李铁军(1938.5-1938.7)】

李铁军,老家广东梅县,人送外号“广东狐狸”。他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后来还去陆军大学将官班第一期进修,甚至远赴德国柏林陆军大学深造。抗日战争打响后,李铁军带着队伍参加了淞沪会战。到了1938年5月,他升为了第一军的军长。在这之后,他还陆续当过76军军长、37集团军副总司令、第3集团军总司令和第29集团军总司令这些职务。

李铁军是胡宗南的亲信手下,始终追随在胡宗南左右,胡宗南晋升时,他也往往跟着提拔。到了解放战争那会儿,他还是跟着胡宗南。1949年年底,他被调去海南防卫总司令部当北线兵团的司令。转过年来,1950年5月,李铁军就到了台湾,后来还去了美国居住。他在2002年去世,活了101岁。

【7、第七任军长陶峙岳(1938.7-1940.6)】

陶峙岳老家在湖南宁乡,1915年他进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第三期的学生。学完出来后,他去了湘军服役,还打了北伐战争和那场打了十年的内战。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打响后,陶峙岳带着部队加入了淞沪会战的大战场。到了1938年,他升为了第一军的军长,后来还陆续当过第34集团军副头儿,第37集团军的一把手。到了解放战争那会儿,陶峙岳在新疆守着,他帮了张治中一把,把新疆监狱里关着的一大票共产党员和进步的人给放了出来,还派人一路护送他们到延安去。

1949年9月的时候,陶峙岳带着新疆那十万大军起义了,明确表示要跟着中国共产党走。等到新中国建立起来,陶峙岳在军队和政府里都挑了大梁,他当过解放军第22兵团的司令员,也管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后来还做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到了1955年,国家给他颁发了上将军衔。到了1982年,虽然已经90岁高龄,但他还是坚定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最后,陶峙岳在1988年的时候,于湖南长沙离世,走完了他97年的人生路。

【8、第八任军长丁德隆(1940.6-1941.5)】

丁德隆老家在湖南攸县,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毕业后,他参与了北伐战争,还有后来的十年内战。到了1932年10月,在湖北黄安河口镇的一场战斗中,他打伤了红25军的军长蔡申熙,导致蔡申熙不幸牺牲。

抗战一开始,丁德隆就连着打了淞沪会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这些大战。到了1940年,胡宗南觉得第一军的军长陶峙岳不太靠谱,就升他做了第34集团军的副总司令,然后推荐丁德隆来当第一军的军长。蒋介石也同意了,所以丁德隆在1940年6月就成了第一军的军长。后来,他又在1941年6月和1944年4月分别当上了第38集团军和第37集团军的总司令。

在解放战争那会儿,丁德隆专门负责中央训练团副教育长的活儿,他主要管的是军官们的训练。到了1949年冬天,丁德隆就去了台湾。后来,在1996年的时候,他在台湾去世了,享年92岁。

【9、第九任军长韩锡侯(1941.5-1942.4)】

韩锡侯,老家在河北雄县,他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届的毕业生。1941年5月,他接了丁德隆的班,当上了第1军的军长。后来,他又升了官,做了第37集团军的副总司令。不光如此,他还当过第91军和第9军的军长。不过到了1946年,他被革了职,之后他的经历就不太清楚了。

【10、第十任军长张卓(1942.4-1945.1)】

张卓老家在贵州台江,他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第13期。回国后,他曾在云南讲武堂和湖南讲武堂教过书。到了1942年4月,他当上了第一军的军长。1944年,他带着部队参加了豫中会战。到了1945年1月,他又升为了第29集团军的副总司令。1949年,他成了贵州省反共自卫训练团的头儿。同年的11月,贵阳快解放时,他躲到了遵义。但到了1951年,他还是被处决了。

【11、第十一任军长罗列(1945.1-1948.9)】

罗列老家在福建长汀,他是黄埔军校第四期的学生。1937年,他被调去第一军当上了少将参谋长,后来又做了第34集团军的参谋长和第48师的师长。到了1945年,他接手了第一军军长的位置。1946年国军改编后,罗列还是第1师的师长,这个师是由原来的第1军改编过来的。

1949年,罗列带着他的第1师一路逃跑,经过了重庆、成都,最后跑到了西昌。到了1951年,罗列去了台湾,他在那儿干过副参谋总长、第一军团司令官,还有陆军总司令这些职位。1959年,他升成了陆军二级上将。时间一晃,到了1976年,罗列在台北去世,享年69岁。

【12、第十二任军长陈鞠旅(1948.9-1949.12)】

陈鞠旅老家在广东梅县,他是黄埔军校第五期的学生。毕业后,他被安排到22师,做了名小军官,开始跟着胡宗南将军。这之后二十多年,他大部分时间都是胡宗南的手下。1936年,他在追打红军时立了功,胡宗南就提拔他做了第一军第1师2旅3团的团长。后来淞沪会战,他又因为打仗打得好,升为了第1旅的旅长。

在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里,第1军主要在西北镇守,因此陈鞠旅很少有机会和日军正面交锋。到了解放战争的时候,1948年9月,陈鞠旅接替了罗列,成了第1军的军长。然后在1949年12月26日那天,他带着部队在四川的邛崃选择了起义。

投了共产党的解放军后,陈鞠旅成了起义的一份子,被安排去西南军政大学的高级班里进修。到了1950年3月,他又被提拔为西南军区的高级参议。那时候的陈鞠旅啊,就盼着能安安稳稳地过完下半辈子。可谁成想,跟他一块儿投降的李文、冯龙、周士瀛他们,一个个都跑了。这事儿也连累了陈鞠旅,他被抓起来审查。结果在1952年3月2日,陈鞠旅在重庆的牢里因为生病,带着怨恨走了,终年53岁。

总结一下: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以下几点:首先,咱们把关键点给拎出来说说。其实就是把之前讲的内容做个简短回顾。然后,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对原文进行了些微调整。没改意思,就是换了种说法,让句子更通顺,用词也更接地气。还有啊,每个段落的核心思想我还是保留了的,这个很重要。用词方面,我也是力求准确,没乱来。

国民革命军第1军里头,除了两位大佬蒋介石和何应钦当军长外,其他军长里还有4个人是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出来的,他们分别是顾祝同、陈继承、陶峙岳、韩锡侯。另外5位军长呢,则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他们是胡宗南、李铁军、丁德隆、罗列、陈鞠旅。

在12位军长里头,大多数人选择了去台湾,就只剩下陶峙岳和陈鞠旅两位留在了大陆。但可惜的是,陈鞠旅后来遭受冤屈,不幸离世。而陶峙岳呢,他在1955年的时候,得到了国家的认可,被授予了开国上将军衔。

1 阅读:25

老司机聊好车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