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农业不挣钱,而是农民不挣钱,原来一斤玉米也可以卖10元!

界面互联 2021-02-09 20:13:07

最近,看到一条消息,说是一个农民朋友种一亩地玉米,产量为800斤,收购价是1元/斤。等这些玉米到了城里做成爆米花,却卖到了10元/斤,农民感叹自己少挣几千块钱。

他心想,如果这些爆米花是自己卖的,那收入自然会大大增加。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事情,却凸显了阻碍农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农民卖初级的农产品都卖不上价,如果能提升附加值,才能显著提高收入。

以咖啡为例,星巴克等著名品牌一杯就能卖上好几十,而种咖啡的农民收入才多少呢?

要知道,在咖啡产业链中,咖啡豆从种植到最终咖啡消费者端,要经过农户种植—本地原料商收购—本地批发商—消费地批发商—终端零售商等五大环节。

而根据数据显示,整个咖啡产业链中,上游种植环节生豆的价值约17.1元/公斤,中游深加工环节烘焙豆的价值为83元/公斤,到了下游流通环节,其价值则暴增至1567元/公斤,三个环节利益分配占比分别为1%,6%和93%。

也就是说,提供土地、人力以及咖啡豆的上游环节,几乎成了产业链中免费劳动力。农民种植是获利最少的环节,到了品牌商那,则占据了超过9成的利益分配。

想要帮助咖农提升收入,就必须大力改造生产链条,提高农民的地位,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以有着“咖啡之乡”美誉的云南保山为例,为了重塑整个产业链条,新电商拼多多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开创多多农园模式,在种植、加工和销售三个环节,从源头上帮助农民。

比如,成立了咖啡种植合作社,携手云南省农科院,打造30亩高海拔精品咖啡试验基地,指导村民开展芒果+咖啡复合套种,提升品质和经济产值;加工厂则会提供咖啡豆精制化处理,帮助村民提升附加值。

可以说,在这种全新模式下,农民可以全程参与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收益。

事实证明,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效果显著,已成了很多地方大力推进的措施。像贵州便利用刺梨发力,开发了刺梨罐头、刺梨泡腾片、刺梨化妆品等新产品。

农业可以赚钱,“升级”后的农民其实也能赚到钱,关键在于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0 阅读:48

界面互联

简介:海海是个喜欢吃水果的人,希望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