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均分,万物复苏,春分以“中和”为轴,将新生写入人与自然的关系图谱,如同茅台以科技赋能传统、以创新酿造未来。
3月20日,“生物智造·合创未来”2025年春分论坛合成生物学创新与发展大会将在茅台国际大酒店举行,据悉,大会将聚焦合成生物学与产业探索,探讨生物智造赋能白酒企业升级的前沿课题。届时,茅台集团还将召开2025年科技创新工作会,发布十大科技成果。
2024年茅台十大科技成果将发:传统与创新的“持衡”之道
春分时节,赤水河畔的红缨子高粱破土而出,茅台酒生产正值二轮次。酿酒师和制曲工们坚持传统的手工操作,以高粱、小麦、水为原料,屈身踩曲、弯腰上甑,依靠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馏酒的“三高”工艺,为酿造出独一无二的酱香做足准备。
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5大工法、30道工序、165个工艺操作环节,是茅台始终恪守的“金科玉律”。
坚守传统酿造工艺,是茅台对匠心与品质的执着守护;而拥抱现代科学,则是其面向未来的积极探索。
1957年,茅台开始建立自己的实验室,用科学的方法分析产品,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酿造环节的规范化标准;1964年,茅台开展“两期试点”科研项目,确立了茅台酒酱香、醇甜、窖底“三个典型体”;2005年,茅台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合作建立白酒行业第一个微生物菌种资源库;2022年,茅台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挂牌,建立以茅台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为核心的“1+M+N”运行机制,整合内部资源,与外部科研机构、高校等展开深度合作,形成强大的科技创新合力……
纵观这一历程,从实验室的建立到菌种资源库的开拓,从工艺标准确立到科研体系革新,茅台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品质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当智能浪潮席卷而来,这份刻入基因的科研精神,也为茅台回答“变”与“不变”的时代命题铺就了底层逻辑。
茅台不变的内核就是坚守传统工艺,与茅台酒典型风格形成有关的物质、精神和人文要素不会变。同时,茅台也在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持续开展基础研究,从“物系、菌系、酶系”等不同层次,科学解析了茅台酒“好喝”“不上头”“越陈越香”的科学原理和物质机理,并将科技成果应用于全产业链,实现了全域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控和持续改进提升。

茅台还通过工业互联网、智慧茅台2.0、i茅台数字营销平台、智慧门店等项目建设,创新商业模式,全域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
透过茅台,能发现传统与创新的平衡,既契合“顺天敬人 明理厚德”的核心价值观,也不断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永葆茅台民族品牌的“品质”招牌。
据悉,在3月20日召开的春分论坛合成生物学创新与发展大会上,茅台将通过“全息投影+AI”的展陈设计,科技化、立体化呈现茅台科技创新的发展路径,同时还会在大会上发布2024年度十大科技成果,全面展示茅台科创实力。
茅台加大前沿技术探索:布局合成生物学新赛道
“用科学手段不断印证传统酿艺,在传承的基础上以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名酒品质、打造美酒的个性化风味,始终是白酒行业的追求。”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道。
白酒的酿造传承千年技艺,充分协调自然生态、微生态与人文生态关系,充分富集与利用天然微生物资源用于白酒酿造,属于“第一代生物科技”。在探索“第一代生物科技”科学原理的过程中,茅台积累了大量酿造微生物资源及生物信息资源,这些资源为茅台发展合成生物学新赛道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在2024年12月召开的第五届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大会上,茅台表示,布局生物经济新赛道,探索利用合成生物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其中提到,在“食”“美”赛道,可以通过探究微生物代谢路径衍生相应的“食”“美”产品,实现产业化运作;在绿色材料赛道,生产生物基可降解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在数字化赛道,孵化出一批包括溯源、生物性功能材料等装备制造以及生产性的高端服务业。

目前,茅台已将合成生物学相关技术应用于酿造过程研究,通过生物制造技术手段,助力茅台酿造过程中充分挖掘尚未在全球范围内被发现的物种、基因、酶等微生物暗物质,同时深度解析这些酿造微生物的互作机理,探明工艺对菌群及其代谢作用的影响,提高工艺管控能力,从而做到“让茅台酒永不变味”。
此外,茅台也在探索生物基材料在生产、包装、运输等场景上的应用,推动全产业链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就在3月13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的长城工程科技会议上,茅台明确探索生物经济赛道是打造可持续增长极的重要战略。
通过生物制造,既能为传统酒主业的酿造过程提供科学背景支撑,提升科学能级,还能在此基础上,打造新兴未来产业增长极,对于茅台以及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透露,此次2025年春分论坛合成生物学创新与发展大会上,国际一流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也将围绕合成生物学,共同探索白酒行业基于合成生物学的未来发展前景。现场还将利用偏光镜等视觉装置与互动多媒体技术,以可见、可感的实体媒介展示茅台的“微生物工厂”。
搭建平台凝聚合力:生物智造,合创未来
茅台发展合成生物学,让第一代生物科技与第五代生物科技“牵手”,实质上是持续增加在“变局”中“破局”的强劲动能,让企业走得更远、更可持续。
这需要更多的企业和行业参与,凝聚智慧合力。
2022年,茅台举办第一届春分论坛,联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武汉大学质量战略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农业食品所、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酒业协会等多家机构及行业协会的专家学者,聚焦中国白酒品质表达技术体系、科技与生态协同发展等议题,共同探讨酒业科技创新方向。
茅台春分论坛已成为行业专家学者共话酒业科技创新、助力白酒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交流平台。
今年的春分论坛与时俱进,邀请合成生物学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生物智造·合创未来”主题展开深度研讨。

生物科技等未来产业已成为今后政府工作的重要方向。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强调,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在行业观察者看来,茅台聚焦合成生物学领域,搭建“产学研用”超级枢纽,将推动白酒行业实现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根本性变革,将加速合成生物学在白酒产业的创新应用。
茅台如何探索生物经济领域前沿,此次春分论坛又会对行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3月20日将在“生物智造·合创未来”2025年春分论坛合成生物学创新与发展大会揭晓。
文/今时品牌实验室 昱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