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湖人队一度领先15分的情况下,最终被灰熊队拖入加时赛。但加时赛,凭借着詹眉开局篮下强打建立的4分优势,湖人队最终117:111战胜灰熊队。
继G3后,湖人再次赢下G4。从而大比分3:1领先,拿到了系列赛的赛点。
上半场,詹姆斯合计只出手7次,其中第一节更是只有2次。
即便出手,也是这样。
接到里夫斯的传球后,詹姆斯完成空切上篮。也就是说,打无球终结进攻。
常规赛,像这样在回合早于15-18秒间的投篮,詹姆斯占比为15%,这是加盟湖人以来的新低。说明还是更习惯进攻的发起者,而非单纯的终结者。
事实上,整个上半场湖人球员手感其实并不好。浓眉5中0、拉塞尔5中1,就连前三战状态火热的八村塁也处于熄火状态——仅出手两次。
这样的局面下,湖人还能一度领先15分,要多亏里夫斯。
事实上,上半场湖人组织的重担更多的落在里夫斯而不是拉塞尔身上。
对于里夫斯控球这点,让人『印象深刻』。这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传球准确性。常规赛,里夫斯每29.7次传球可以收获3.4次助攻。传助比8.7:1。全明星后数据进一步提升6.9:1。
作为对比:
哈登6.5:1;
保罗6.5:1;
追梦格林7.6:1;
通过对比数据来看,纵然达不到顶级水准,但次顶级还是有的。更为重要的是,里夫斯的传助比处于上升势头——上赛季13.5:1,本赛季8.7:1,再到6.9:1。
传球准确性提高,体现出的就是当队友出现很好得分机会时,能够将篮球及时准确传过去。
从拉塞尔掩护挡住莫兰特,到浓眉顺下吸引防守球员,再到最后范德比尔特底角三分终结进攻。
此回合,里夫斯很有詹姆斯那“味”儿。我的意思是,控球的多样性上。这也是要说的第二点。
其二,控球多样性。不同于施罗德控球更多的选择是突破;也不同于拉塞尔更多的选择是外线投射。
里夫斯在具备一定投射能力下,控球中的潜在下一步兼具『突』、『投』、『传』。这样的特点下,对手还是很难猜透进攻意图的。
具备这样的特点,对于浓眉来说就不局限于和詹姆斯打挡拆了。
事实上,常规赛期间里夫斯合计给浓眉传了269次球,后者将其中31次转化为助攻。并且接到里夫斯的传球后,浓眉的命中率高达62.9%,要高于均值的56.3%。
对于詹姆斯而言,里夫斯在控球上的不断进步,可以放心的去打无球。就像G4上半场这样。说实话,38岁的年龄在上半场就不断持球,下半场尤其终场前几分钟,这体力几乎就没有保证了。
三番对太阳队坐稳主力后,在将个人得分保持在18+左右后,现在控球能力也在不断提高。里夫斯是越来越全面,即战力也是水涨船高。
从长远角度看,我认为这对湖人来说不见得是好事。很重要一点,表现越好,今夏争抢的球队也就越多。竞争上来了,那么相应的失去的可能性也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