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号,特朗普宣布震惊世界的“对等关税”政策。特朗普基本上是对全世界所有国家,进行贸易宣战。
打击面宽、态度傲慢,气势咄咄逼人,对等关税税率离谱,包括生效时间的紧迫性,给人一种碾压一切的心理压力。
特朗普不获全胜,是绝对不会收兵的,但是现实却有些打脸。
从4月2号正式宣战开始,一路打到4月9号宣布休战,特朗普这轰轰烈烈的贸易战仅仅持续了7天,就不得不草草结束。除了保留10%最基本的关税外,其余的关税都延期90天执行。
唯一能够让特朗普保存一点颜面的,是他对中国加征了145%的关税,当然中国也回赠了125%。要是没有中国这个“挡箭牌”,特朗普麻烦大了。
因为贸易战开始才7天就被迫收兵,主要战果一个也没有。中国搞不定,欧盟没认输,加拿大和墨西哥还在观望,日本甚至还敢悄悄地卖点美国国债。
有人说日本是被迫解杠杆的,也有人认为日本是在玩反制等等,反正还没有一个国家,跟美国正式签任何东西。
当然所有人都会问,特朗普如此重大的国策新政,怎么搞了7天就半途而废?他这个班子里面到底些什么人?
最关键的问题是,特朗普包括他的团队,究竟是碰到什么过不去的坎了呢?他只得被迫地投降。答案只有一个,美债市场出了大问题。
从7号开始,美国国债市场快速陷入困境,到8号急剧恶化,如果9号特朗普再不向市场让步,那么类似2020年3月那种美股4次熔断,国债市场完全被冻结,金融资产全部暴跌的历史惨剧就会重演。
特朗普可以做市,股票市场连跌10天,8天都没问题。他可以不在乎股市,但是国债市场、债券市场崩盘是一天,哪怕一个小时都不能等,必须立刻改弦更张。
问题的关键,就是基差套利,国债市场中主要对冲基金的玩法出现了大崩溃。
所谓基差套利,就是对冲基金在国债现货市场上做多,在期货市场上做空,锁定二者之间微小的5个基点的利差,然后反复加杠杆,放大50倍、100倍、200倍,把苍蝇肉放大成一个品尝起来味道还不错的收益。
什么是基差套利崩溃的本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导致大规模的避险资金涌进国债的期货市场,结果导致基差套利,做空的一侧来了一大帮人,实力比你还要强,把市场往上顶,你不就赔了吗?
你就会被逼空,你就会被迫平仓。在期货、现货怎么平仓?在期货上要做多,就会加剧期货上涨,迫使更多的对冲基金,被迫卷入解杠杆。而在现货市场上做空,就得卖国债。
而市场上基差套利涉及的资金上万亿美元,如果大家一起卖国债,谁能接得住?
所以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市场会发现,从3月27号到4月4号,股票市场连续暴跌,大量避险资金涌入了国债期货市场避险。
导致10年国债收益率一路下滑,这是标准的避险行情。但是过量的避险资金,大规模集中地一起涌向期货市场,4月4号下午冲垮了基差套利的做空防线,引爆了大规模的解杠杆。
结果就是美国10年和30年国债的收益率,从4号晚间开始微型反弹。
这么大规模,市场上哪有接盘的?接不住收益率就会飙升,国债价格暴跌,收益率就会飙升,所以我们看到10年国债收益率从3.9%,一口气冲到了4.5%以上。
这几天交易日,盘中最高点和最低点两者相差65个基点以上,这就是基差套利在现货市场上,被迫使对冲基金大规模地卖空国债,所导致的典型症状。
有人说是中国在秘密地抛售美国国债,我觉得这个说法不靠谱,这明明是基差套利在解杠杆,这最符合市场表现的细节。
为什么说中国在卖美国国债不靠谱?我们知道所有美国国债,都必须要通过24家一级交易商来做市,只有让他来卖。
也就是说,只要你持有美国国债,就绕不开24家一级交易商。虽然中国持有国债的这些人,可以“穿马甲”用别人的账号卖,但是做市商“火眼金睛”,对自己的每个客户都很了解。
想卖多少?几点卖一次?出货量是多少?节奏是怎么样?一级交易商一眼就能看穿背后卖家的真实身份,根本就瞒不住。
所以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还是任何人,你想卖美国国债,不要以为丢到计算机网络里面,就自动成交了,必须通过一级交易商。只要通过一级交易商就一定会被人识破,这个事就瞒不住。
以色列轰炸伊朗核设施,诱发加密套利崩溃,这是一种可能性。特朗普的对等关税,也能导致同样的效果。
其实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发的时候,点爆基差套利的就是液燃油和液燃气这些行业,发行了垃圾债,出现了大规模违约,所以三者的表象看起来不一样,但是本质是完全一样。
特朗普从4月2号到8号做市美股暴跌,脸不改色心不跳。但是到了9号,基差套利连续崩盘,马上要引爆美国国债市场的时候,特朗普不认输不行。
说到底,当一个房地产商人对国际金融市场这样复杂的结构,缺少直觉认识的时候,他事先不可能知道美元心脏,如果突然爆发心肌梗塞,国家的整个体系会在几个小时之内彻底被冻结。
这就是现代金融市场,对一个大国,哪怕是美国这样的大国,都极其的致命。
如果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的话,特朗普的错犯得大了。所以只有当8号、9号,懂金融市场的贝森特财政部部长,把市场的利害告诉特朗普,他才会马上叫停对等关税。
到目前为止,特朗普上台之后,我们可以看到他办了两件大事。一个是调停俄乌战争,另外一个就是打对等关税的贸易战。
前者搞不定俄罗斯,后者弄不动中国,这个时候你会看到嘴皮子再厉害,有什么用?最后还要看实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特朗普上台的两件事都搞砸了,归根到底实力不够。要玩大国政治,想把大国拿捏住,就要有绝对优势的实力。
当然美国评估自己的力量,它的看法不一样。就像我们中国也有很多人认为,美国好像占尽了优势。
其实不是这样的,比如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如果美国不买中国的商品,中国经济就会被饿死,所有产能都会严重过剩,我们就完了啊。
为什么?因为他们认为中美之间的较量,购买力才是王道,购买力稀缺,谁有购买力,谁就是赢家。
那我们按照这个逻辑进一步问一下,什么叫购买力?购买力是货币吗?不是,购买力是货币能够买到的东西。
中国现在已经生产了全球1/3的商品,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只要想有价值,就离不开中国商品的赋能。谁的货币如果拒绝中国的商品,谁的货币迟早就会完蛋。
其他的货币不是傻子,你要是退出,其他货币就会取而代之。所以纵观世界经济史,从来没有所谓的购买力王道,只有生产力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