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沈文心老师,上海高中生主编之一,负责高考政策咨询/一对一志愿指导
常有人说“清北是北京人的清北,复交是上海人的复交”,985高校成为本地考生的“后花园”现象屡屡被抨击,那么事实究竟如何?今天我们用24年的招生数据来看看真相
24年各985高校的本地招生情况
地域保护性的确存在,大部分省市985对本地考生会优先照顾,针对本地招生计划最多
其中本地招生占比最高的有: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等
浙大是浙江唯一的92,自然保护性比较强,想把更多的名额给本地考生
西北农林科技是属于外省市的考生不愿意去,上海考生报考这所学校要么是部分尾部市重点为了保985率,要么是考生有985名校情结
985招生本地占比较低的学校:国防科技、哈工大(深圳校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大、北京师范、北京理工、北航、清北、同济等,其中超过一半都是北京的985

按各地985本地招生比例的平均值来看,本地招生比例较高的省市有这些:广东(46.17%)、浙江(42.08%)、陕西(36.33%)。
结合人数和地域985保护性来看,存在两种不匹配的情况:
第一种是考生人数多但本地985地域保护性低,这种地区的本地考生基本都要出省搏出路了,如河北、安徽、四川等,以及河南这种高考人数巨多本地却没有985的;
第二种是考生人数少但地方保护性高的,比如陕西、重庆、福建、甘肃、黑龙江、辽宁、上海等,这些省份对本地考生友好,而外地考生想要报考的话竞争就比较激烈了。
北京、上海被冤枉了吗?由于北京、上海的高考难度低于其他省市,所以很多人凭直觉判断它们的985本地招生比例应该很高,但事实却不尽然,北京、上海的985本地招生占比值并不高,尤其是北京与刻板印象中的恰恰相反,北京的985本地占比为全国最低,仅7.47%,超过九成的招生名额都给到了外地考生。
与北京相比,上海的本地985招生略高,为21.19%,按比例看是处于平均值,考虑到上海的报考人数较少,所以其实还是属于比较偏向本地考生的,对于上海的本地考生来说是一个优势。
上海的高校中,复交的本地占比都是较高的,交大27.52%,复旦362%,相对来说同济的占比就低了很多,为12%。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本地985招生占比较高的其实多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省市。这些省份985院校数量稀少,本省考生的报考需求都无法满足,更不要说把大量的计划投入到省外,并且外省考生选择的意愿也不强。
其中985本地招生占比最高的广东省考生人数众多,仅次于河南,高考难度可想而知,为保障本省考生的权益,选择将更多的名额留给本地考生,也是合理的。
总的来说,虽然北京上海的高考确实属于本地人的优惠模式,但这两省市985的本地保护也确实没大家说的夸张,尤其是北京的985真的是全国人的985,慷慨地给了全国各地考生充分的机会。
教育资源分配永远不可能做到绝对平均,但现行制度确实缓解了部分矛盾,所谓的“本地保护”很多时候也保障了欠发达/高考重灾区的考生权益,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各省高考难度差异。
类比对象错了,所谓的数据没有任何说服力。不应该用高校录取人数百分百占比。应该用本地考生总数与本地考生被本地高校录取人数进行计算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