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闺蜜最近找我吐槽了一件事情:
她没有结婚,没有孩子,但想着自己已经工作赚钱,便过年的时候也给那些亲戚的孩子发压岁钱。
几年来都是如此,她原想着自己对他们好,他们一定会感恩。
却没想到,无意间听到亲戚们私下议论:要不要过年的时候给她拿一箱酸奶?
结论是不拿,因为她没成家,愿意发红包是她自愿的。
闺蜜瞬间寒了心,对我说,她再也不会给那些人发压岁钱了。
本想着真心换真心,她给每家发出的都不止五百,没想到一箱几十块钱的酸奶都觉得她不配了。
收钱的时候不说她没成家,没一个拒绝的,回礼的时候就说她没成家。
我也替闺蜜感到深深的不值,还是应了那句老话:“斗米恩,升米仇”。
对一个人好,如果他不懂得回报,而你还一味地付出的话,最后可能就变成仇人了。
善良应该是我们的信仰,心存善念的人,天必佑之。
但行善一定要讲究方法,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古训云:“大仁不仁,大善不惠;小善如大恶,大善似无情。”

01
小善如大恶
不是所有的善举,都能带来好的结果。
很多时候,有可能好心办坏事。发心虽然是善的,可结果却是恶的。
曾在网络上看过一个真实的纪录片:
在美国的一个家庭中,有兄弟两个,哥哥比弟弟大10多岁。
哥哥从小就特别自立自强,勤工俭学,帮助父母照顾家庭,也特别照顾弟弟。
长大后哥哥成了富翁,更是无限制地给弟弟花钱。
故而弟弟从小就养成了好吃懒做,依赖哥哥,无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长大后更是成天游手好闲,在街头胡混,甚至还赌博。
等到哥哥不想再给弟弟钱,不想让他赌博的时候,弟弟找上门来,大吵大闹。
此时的他,对哥哥没有感恩,全是记恨,哥哥看到弟弟这样也决心不再付出了。
最后弟弟年纪轻轻,就死于街头。而哥哥也在悔恨自责中,久久不能释怀。
最好的善意却换来最恶劣的结果,正所谓:“爱之不以道事,所以害之也。”
对一个人真正的爱,应该是遵循“道”,让他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懂得感恩,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而不是因为你的付出,滋生他的贪念,自私,依赖心,最后成为无法自立的人。
盲目行善,很可能助长他人的恶习。
行善不留后遗症,才是真正的智慧,才是真正厉害的人物。

02
大善似无情
《道德经》有云:“善行无辙迹。”
真正的善行,就好像风过无声,雁过无痕,不留任何祸患,不留任何踪迹。
因为行“大善”的人遵循着自然之道,看似什么也没有做,很无情,但其实他才是做了自己最应该做的事。
与上面的例子相反,我认识一家姐弟两,姐姐也比弟弟大十几岁。
但这个姐姐从来不惯着弟弟,自己给弟弟买了好吃的,必要弟弟也给她买。
自己做家务的时候,也一定让弟弟来帮忙,不让他坐在那里打游戏。
姐姐说:“我们都是平等的,凭啥我让着他,他也得对这个家庭负责。”
这对姐弟两长大以后,都特别优秀,成为了对社会有用之人。
对父母也特别孝顺,而弟弟对姐姐也非常好。
越是有能力的人,越是洞悉世相人心,他们要确保他们的付出,要真的有益于对方的成长。
只有此无为、无情的大善,才能够成就对方,并赢得真诚的感激。
而不是幻想着施惠于人,获得一点儿感激与存在感,最后反而是害人害己。
就像天地一样,不会去表达什么,也不会去干涉什么;不会对谁特别好,也不会对谁特别坏。
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都是万物自己的造化,与天地无关。
看似无情,其实却是世间最大的善。

03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最高层次的善良,是只为自己而活,而他人则在你的成就中自然获益。
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真正的智慧,就如那太阳漫步天际,只为自己心中的愉悦。
但天下的万物苍生,却都能在阳光下,获得生命与滋养。
尊重因果,尊重他人命运,要能忍心看着他人受苦,才是最大的慈悲。
但为什么智者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对弱者的悲悯,因为对这个世界爱的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