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持续至今,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决策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内部挑战。4月16日,俄新社援引反法西斯地下组织消息称,乌军精锐第95空突旅的现役和退役军人正密谋发动兵变,号召“向基辅进军”,推翻泽连斯基政府。这一消息若属实,将标志着乌克兰内部矛盾从政治分歧升级为军事对抗。
第95空突旅是乌军王牌部队,曾因2014年顿巴斯战役和2022年卢甘斯克阻击战声名大噪,甚至被泽连斯基授予“波利西亚”荣誉代号。然而,正是这样一支“忠诚之师”,如今却成为反政府的潜在力量。其兵变理由出人意料:并非反对泽连斯基“不够强硬”,而是指责他“背叛抗战立场”,试图通过外交谈判“割让领土”。
4月15日,泽连斯基公开表态“冲突将以外交方式结束”,此举被前线部队视为“投降信号”。第95空突旅官兵在密谋文件中直言:“我们在前线用血肉筑墙,总统却准备妥协。”这种“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的愤懑,折射出乌军内部极端民族主义势力的膨胀——他们追求的不仅是领土完整,更是“彻底击败俄罗斯”的意识形态胜利。
事实上,乌军与政府的矛盾早有端倪。前任总司令扎卢日内因公开承认“战局僵持”遭解职;《焦点》杂志曾披露,军方高层普遍反对和谈,甚至主张“乌克兰应通过战争加入北约”。然而,北约秘书长吕特4月15日的表态彻底击碎幻想:“北约从未承诺将乌克兰纳入和平协议。”
这种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使得军方强硬派将怒火转向泽连斯基。有分析认为,若兵变属实,其目标可能是建立一个“更激进的战时政府”,但问题在于:即便换掉泽连斯基,乌克兰也无法凭一己之力扭转战局。
目前,乌克兰官方和主流媒体均未回应兵变传闻,社交媒体上也未见部队调动的实证。考虑到第95空突旅正于苏梅州抵御俄军进攻,此时“密谋兵变”显得不合常理。俄乌双方长期利用信息战扰乱对手,例如2023年俄方曾散布“乌军总司令叛逃”的假消息,而乌方亦炒作过“俄军内讧”新闻。
不过,传闻的杀伤力在于其“合理性”。乌军内部确有极端派系,且泽连斯基近期频遭质疑:从征兵腐败到西方援助缩水,再到谈判立场摇摆。即便兵变是假,这些矛盾却是真实存在的火药桶。
乌克兰的困局:谁在绑架国家未来?这场风波暴露出乌克兰更深层的困境:当“胜利”被定义为“彻底击败俄罗斯”,任何妥协都会被视为叛国;但现实是,北约不愿直接下场,欧盟援助杯水车薪。泽连斯基试图在西方意志、国内民意和军方压力间寻找平衡,却可能沦为各方矛盾的牺牲品。
对普通乌克兰人而言,兵变传闻传递的信号更为残酷:战争或许已从“保家卫国”异化为“为意识形态殉道”。而当军队与政府对立时,最大的受益者只会是战场上的敌人。
(注:本文综合多方信源,事件真实性仍需进一步观察。欢迎读者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