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至25日,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正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智能新生态,开放新时代”,机器人在不知不觉中已融入我们的日常,丰富和充实着我们的文化生活。
这里有一群年轻的创业者们怀揣梦想,在致力于设计、开发、应用机器人的路上探索与前行,他们通过项目路演,展示着“文化+机器人”的魅力。
IP结合机器人技术把科幻变为现实:《灵核世界》---原创机甲科技世界观
“我们希望做出中国的世界级的机甲科技文化”,是智造未来机器人CEO 韩雷演讲中常常提到的一句话。
“世界观是我们的创作素材,我们构建了全新世界的一个规则,包括世界的宗教、地理环境、不同的文化、音乐、建筑、饮食、武器装备的工作原理,这些都是我们的创作素材,我们通过机器人技术把科幻概念做成真的。”
韩雷团队以原创科幻IP《灵核世界》为载体,结合机器人技术、多媒体交互技术,把科幻概念变为实景体验。
打造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机器人:墨甲机器人乐队
这里,希格斯木甲文化(北京)有限公司,来自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打造了他们共同结合的工程科技和艺术文化的项目。
“墨甲是中国风机器人的品牌,中国风不同于欧美的重金属的机甲风的机器人,也不同于日本小巧玲珑的简约的设计风格,一定是让中国人共鸣,并且产生认同的风格。”墨甲机器人乐队联合创始人曾强侃侃而谈。
机器人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古老的木甲机关术,中国古代关于机器人的历史记载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偃师献技’,到三国时期有‘木牛流马’。古人就是用自然能和动物能去驱动木制的人偶、飞禽、走兽等这样的技能叫木甲机关术。”
借鉴古人的智慧和现在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技术,打造中国风的机器人,再现中国古老的文明,是曾强和他的团队的愿景。
目前,他们团队结合了人工智能、机器人控制、动态雕塑和音乐科技各项技术,推出了三台中国风的机器人,组成了一个乐队,演奏中国古代的乐器竹笛、箜篌、牌古,分别以北斗七星斗柄上的三颗星命名为玉衡、摇光、开阳。玉衡是一个2米多高的高冷的有正义感的大侠的形象,摇光为柔美温婉的女子,开阳是一个活泼的少年的形象。
“开阳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的腰可以随着节奏一起一落,有四个手臂,这点上想反映出来做机器人不是为了替代人类,而是希望人类能够通过我们的机器人,去激发自己的灵感,然后突破自己的极限”增强特别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