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接到甘井子区欣家园小区居民反映称,近日有人携带工具在楼道墙上“盖章”,乱印小广告,密密麻麻的看起来很不舒服。4月17日,记者来到事发小区现场探访,发现居民楼楼道内,一两平方米的墙面上竟有约50个小广告,部分印在墙上的广告被刷漆覆盖后仍若隐若现,难以清理。其中一家通下水道公司表示,推广业务委托给了广告公司,会通知广告公司上门清理。对此,律师指出,乱贴乱印小广告不仅违法,还可能面临民事赔偿甚至刑事责任。
女子在楼道内 1分钟印20个广告
市民陈女士在甘井子区欣家园小区有一套住房,因为不经常回去住,她在房屋门前安装了一个摄像头,预防发生意外情况。近日,陈女士在查看录像视频时惊讶发现,4月15日,有一名女子在进入楼道后,开始往楼道墙上“盖章”。
根据陈女士提供的视频录像,记者看到,4月15日上午9点41分,一名戴着口罩的黑衣女子走进画面,看到楼道内无人后,从随身携带的挎包内取出印章便往楼道墙上盖。此前,楼道墙上已经有一大片黑色印章,而该女子使用的是红色印章。1分钟的视频内,该女子一共往墙上“盖章”20次。
陈女士表示,因视频清晰度原因,她无法看清红色印章的内容,但墙上的黑色印章基本都是通坐便下水道的小广告,是今年1月份被人印在墙上的。陈女士希望物业或有关管理部门能够加大力度,对在居民楼道内张贴、印刷小广告的行为进行治理,为居民提供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
一两平方米的墙面上 有约50个广告
4月17日,记者来到甘井子区欣家园小区现场调查。记者通过一道敞开的铁门进入小区,来到陈女士住房所在的居民楼下,发现楼下大门也是敞开的状态。居民楼共有33层,虽然使用电梯需要刷电梯卡,但可以使用步行楼梯上下楼。
进入楼道,各式各样的小广告映入记者眼帘,有粘贴的、有印刷的,还有的是手写的;楼道墙上、消火栓上、电梯门上,密密麻麻到处都是;“通坐便下水道”“维修家用电器”“开锁换锁”,新旧不一的小广告内容五花八门,整个居民楼楼道变成了“广告墙”。
在陈女士住房所在楼层,记者看到居民房门旁边,面积约一两平方米的墙面上遍布广告,粗略一数约有50个。当日女子往墙上盖的红色印章内容为“通下水坐便”,并留下了两个不同的电话。记者又在该居民楼的其他楼层和小区内其他2栋居民楼进行查看,均发现了相同的红色印章小广告。
楼道变“广告墙” 油墨印广告难以清理
记者花费1个小时对小区内3栋居民楼(包括陈女士住房所在居民楼)进行探访,均发现楼道变“广告墙”的现象,只是严重程度不同。在部分墙壁上,记者还看到了对印在墙上的广告进行处理的痕迹,虽然广告上被刷了白漆,但其字迹仍然若隐若现,清理效果不佳。
记者现场采访了一位小区居民,询问对方对于居民楼内广告泛滥的看法。“是挺难看的,一开始也找物业来处理,但广告越来越多,物业清理完很快又被弄了一墙,后来就习惯了,也不管了。”小区居民说。
通下水公司:会通知广告公司进行清理
4月22日,记者以欣家园小区居民的身份,分别拨打了红色印章广告留下的两个电话,两个电话分属不同公司,但工作人员的回应基本一致。其中一位通下水公司的工作人员说,公司将业务推广委托给广告公司,广告公司具体如何打广告不太清楚,并询问记者具体地址,表示会通知广告公司进行清理。
沟通过程中,记者提出希望通下水公司方面对广告公司提出要求,以后不要在居民楼道内或其他公共场所张贴、印刷小广告。对此,两名工作人员均表示将会告知广告公司注意一下。
物业:随时发现随时清理
记者随后又联系了小区物业,物业工作人员表示,外来人员在居民楼内贴印小广告是一个长期问题,只要有业主反映或物业工作人员发现就会随时清理,记者看到的在广告上刷漆的痕迹,就是物业进行的处理。“相较于贴在墙上的小广告,印在墙上的油墨印更难清理,刷漆的遮盖效果也不理想。”工作人员说。
当记者询问是否可以加强小区人员进出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外来人员进入小区贴印小广告时,工作人员表示因历史原因,小区一直未处于封闭状态。“包括各个居民楼的楼下安全门,有不少业主为了进出方便就用东西垫着门,让门一直保持敞开状态,物业把门关上后也会很快又被打开。”工作人员说。
业内人士
多方协同治理居民参与抵制
对于居民楼内小广告泛滥这一乱象该如何治理,记者采访了本市一名物业管理行业的业内人士。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城市管理的不断发展,街面上的小广告越来越少,贴小广告的人无法在显眼处下手,便把目光转向了居民小区,尤其是未封闭或缺乏门禁系统的老旧小区,成为小广告泛滥的重灾区。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治理居民楼内小广告泛滥,需要居民、物业和相关管理部门多方协同治理。居民应当意识到小广告泛滥对居住环境的破坏,拒绝接受此类服务,同时积极举报乱贴乱印小广告的行为,发现时及时拍照取证,配合物业或管理部门的处理措施。物业方面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方案,申请经费,为老旧小区进行封闭改造或加装门禁系统,限制外来人员随意进入,还可以安排人员定期巡查清理,通过广告上的电话联系商家,要求其清理并警告,屡犯者上报管理部门。相关管理部门应当依法依规对乱贴乱印广告者进行处罚,对于屡教不改者可以对涉事电话号码实施停机处理,同时,对于伪造证件、非法提取公积金等小广告应立案侦查,打击背后黑色产业链。
律师说法
乱贴乱印小广告属违法行为
那么,对于在居民楼内乱贴乱印小广告的行为该如何处罚?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北京市盈科(大连)律师事务所的李鑫律师。李鑫表示,根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在城市建筑物、设施以及树木上涂写、刻画或者未经批准张挂、张贴宣传品等的,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除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外,可以并处警告、罚款。因此,乱贴乱印小广告属于违法行为,违者可以由城管部门责令清除,并可处以警告、罚款。
同时,若张贴广告的方式(如使用强力胶、喷涂等)导致业主的门、墙面等财产受损,不仅扰乱他人生活安宁,还涉及到民事侵权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规定,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因此,业主有权要求广告张贴者清除广告、恢复原状,若广告主明知张贴行为违法仍委托他人张贴,需承担连带责任。
李鑫还强调,如果张贴小广告时使用强力胶水、刻画、油墨印刷等方式,导致墙面、电梯等公共设施损坏且维修费用较高,还可能构成故意损坏财物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关新闻
楼道印小广告两人被刑拘
2024年12月,位于沈阳市铁西区滑翔路附近的一处老旧小区不久前完成了翻新改造工程,改造后的小区干净、整洁,但是没过几天,小区楼道里就被印满了小广告。接到居民反映后,民警根据线索将印刷小广告的魏某某抓获,当场查获作案工具4套,并根据魏某某供述,将雇佣其印刷小广告的老板郭某抓获。
经查,2024年9月至12月,魏某某在1000多个居民楼单元印刷小广告,非法获利7137元。据郭某供述,为了做推广,郭某让魏某某把广告印在小区的楼道里,并给他提供了4套印章和6桶墨水,从一楼印到顶楼,每个单元报酬为6.5元钱。根据媒体报道,2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故意损毁他人财物罪,被警方依法予以刑事拘留。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毕崇来 实习生郑婷婷
多年前,城管部门对小广告的电话号码用呼死你,也算个不错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