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新闻令人咋舌:一位 20 多岁的年轻姑娘,只因图方便,把电脑放在腿上办公,腿上竟出现了仿若 “蟒蛇纹” 般的网状红斑。

经浙江省中医院皮肤美容科罗宏宾副主任中医师诊断,这是火激红斑,罪魁祸首便是皮肤长时间接触虽不致烧伤、却持续低温的热源。
无独有偶,70 多岁的王阿姨,也因贴身使用热水袋给手脚取暖,落得同样的症状。

这看似离奇的现象,实则牵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 低温烫伤的危害。
从皮肤损伤层面看,火激红斑会致使局部皮肤出现网状红斑、红褐色色素沉着和毛细血管扩张。
这不仅让爱美的人心生烦恼,影响外观,其恢复期更是漫长,一般需半年到一年左右才能自动修复。
要是拖延治疗,甚至可能留下永久性痕迹。从健康隐患角度深入剖析,火激红斑还有恶变风险,严重时,身体健康都会受到威胁。

在生活里,除了把电脑放腿上办公这种情况,使用暖宝宝、电热毯、热水袋等取暖设备时稍有不慎,也极易引发低温烫伤。
2024 年 11 月,江苏盐城的周女士直接把暖宝宝贴在肚子上睡觉,醒来皮肤就被烫伤;同月,安徽阜阳一女子睡觉时把海盐热敷包放肚子上取暖,结果热敷包起火。
这些真实案例,无疑给我们敲响了一记记警钟。
这一桩桩事件,也暴露出人们在取暖和使用电子设备时安全意识的淡薄。
取暖时,很多人一心只想着温暖,却没正确认识到低温烫伤的危害,忽视了使用取暖设备的安全事项。
使用热水袋,既不控制温度和时间,也不采取隔热措施;使用电子设备,像那位女生一样,压根没意识到电脑散发的热量会伤害皮肤。

为了避免类似情况重演,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低温烫伤的危害,增强取暖和使用电子设备的安全意识。
使用取暖设备,要选质量合格的产品,严格按说明书操作,控制好温度和使用时间,避免皮肤直接接触,不妨用隔热垫等防护措施;
使用电子设备,尽量别把发热设备直接放皮肤上,长时间用电脑工作,就用散热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