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零下71度如何生活?当地女性直言:最怕解决生理问题

厉论彦 2025-03-25 19:18:32
引言

如果说“脱裤子放屁”会危及生命,肯定有不少人认为我在扯犊子,但正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俄罗斯远东有个村子,这句话还真不是个玩笑话。

要说到“极寒之地”,除了我国东北外,很多人会想到北极或南极,但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其实位于西伯利亚的奥伊米亚康村。

在这里,冬季气温动辄跌破零下50度,最低甚至能达到零下70多度,手机开机30秒自动耗光电量,连正常呼吸都会结冰。

但即便如此,仍然有超过500名当地老百姓长住于此,当地女性更是直言“最怕解决生理问题”。

那么当地人究竟是如何生存的?

一、俄罗斯“奥伊米亚康村”

众所周知,俄罗斯是由85个自由体组成的联邦制国家,其中有22个共和国是以“加盟”的方式并入俄罗斯的,而“地球寒极”奥伊米亚康村就位于北冰洋旁边的萨哈共和国。

从地理位置上看,奥伊米亚康村位于西伯利亚地区因迪吉尔卡河上游的同名盆地。

这个盆地东西南三个方向都高,唯独北面低,这就像是布了一个口袋阵,把北极地区吹过来的冷空气全给兜住了,从而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大冰箱”。

早在1933年2月6日,苏联科学家就曾在当地观测到了零下71.2摄氏度的气温,一举打破了有观测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记录,时至今日仍然“霸榜”全球。

由于气温过低,地下又是永久冻土层,常规的建筑压根建不了,于是当地人想了个办法,直接把房子地基架高1米,地板与地面之间填充泥土以隔绝寒气,墙壁厚度超过半米,形成了类似于我国陕北窑洞和贵州吊脚楼的奇怪结合体。

即便如此,室内仍需24小时烧火取暖,稍有不慎水管就会冻裂,因此大部分当地家庭只能靠每天从井里打水维持生活所需。

在食物方面,当地人以狩猎为主,常年以高脂肪高蛋白的马肉、鹿肉为主食,甚至还有生吃鱼肉和动物肝脏的传统。一道名为“斯特罗加宁”的冻生鱼片是当地的特色美食——把刚钓上的鱼放在空气中瞬间结冰,随后用刀削成薄片直接入口,据说鲜甜无比。

而在日常生活方面,由于极端低温,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在这里完全行不通。

普通汽车在这里毫无用武之地,低温会让汽油凝固、电池失效,村民若想开车,得先在引擎旁点燃篝火“烤车”数小时才能启动,所以当地人大多还是以驯鹿拉车出行为主。

也正因如此,传统的高污染制造业在这里无法开工。

自2007年10月最后一家牛奶加工厂倒闭后,当地再无任何一家制造业企业,这才让奥伊米亚康村保留了完全纯净的空气和水源,再加上原生态的优质饮食,奥伊米亚康村也成了全球最长寿的地区之一。

除了衣食住行的诸多不便之外,当地女性的生理问题才是最大的难题。

二、当地女性最怕解决生理问题

在抖音上,我们一到冬天就能看到不少网友发布“泼水成雾”的短视频,一些网友甚至还调侃“上厕所都得拿根木棍边上边敲”。而在奥伊米亚康,这种情况只会更加夸张。

在奥伊米亚康,全年仅有2个月时间为夏季,即便在温度最高的7月份,当地平均气温也仅为6.2摄氏度左右,这就导致室内马桶和旱厕压根用不了。

虽然现在时代进步了,俄罗斯联邦政府还专门从萨哈共和国首府雅库茨克拉来了一条输水管道用以进行当地的“厕所革命”,但人们还是习惯在户外就地解决,而这对女性而言无疑是个“灾难”。

在户外没有保暖措施的情况下,皮肤接触到空气一分钟就会冻伤。女性由于身体结构上的特殊,上厕所的步骤非常繁琐,再加上平常“里三层外三层”的保暖套装,想要“无痛上厕所”,当地人一般会先用枯树枝生一堆火,然后在火边快速解决。

可即便如此,刺骨的寒风也会像割肉一般无情得吹向屁股,上一秒还是尿液,下一秒就成了冰棍。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当地人也不是没有想办法,最终她们想了个妙招,那就是“不尿”!

在奥伊米亚康村,女性村民往往会更少地摄入水分,在日常饮食中也会刻意少喝水,久而久之,憋尿也成了个“习俗”。如果吉尼斯有“憋尿记录”的话,奥伊米亚康估计也会当仁不让摘得头筹。

而到了生理期,对女性而言更是个不小的挑战,2018年曾有一位芬兰科学家在当地进行考察,并采访了不少当地女性,最终得出个结论:“这TM是人住的地方?”

由于大雪封路和几乎全年不休的极端低温,当地女性养成了个囤卫生用品的习惯,往往一买就是半年的量。低温会加剧痛经,曾有女性因长时间户外活动导致经血冻结,引发严重炎症从而活活冻死。

三、当地人为啥不搬走?

可能有人会问了,在奥伊米亚康生活这么不方便,俄罗斯那么大,当地人为啥不搬走?还别说,这事儿还真有难度。

俄罗斯素来地广人稀,但并不是说广袤的土地都是无主之地,想搬走就搬走。

奥伊米亚康村的村民全部都是萨哈族人,其所在的因迪吉尔卡盆地自古以来都是萨哈族的传统聚集区,世世代代都在此地生活繁衍,谁要是搬走,那可真就是“违背祖宗的决定了”。

但是凡事总有例外,自苏联解体以后,萨哈共和国重新并入俄罗斯联邦,不少奥伊米亚康的年轻人就搬到了离家乡800多公里外的首府雅库茨克生活。

当地人口本来就少,再加上年轻人不断搬走,“老龄化的风”终究还是吹到了奥伊米亚康。

然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一些自媒体博主的宣传,这个“地球寒极”反而成了冒险者的天堂。在当地,游客花上3万4000多卢布,约合人民币3000元的价格就能体验冰钓、住冰屋等特色旅游项目。

每年,奥伊米亚康都能吸引到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四千多名游客,这些源源不断的游客为当地人带来了不小的收入,不少当地居民也都纷纷转业做了导游。

而在可观收入的加持下,此前移民外地的年轻人们又陆续迁回了村子。截止目前,奥伊米亚康村常住居民已经来到了900多人。

结语

然而,全球变暖正在悄然改变这里。冻土层持续融化导致当地房屋倾斜倒塌,传统狩猎因动物迁徙路线变化而愈发艰难。

但好在还有旅游业,也许若干年后随着气候的变化当地会彻底变成“人类禁地”,但是最起码奥伊米亚康人给我们展现了人类适应大自然极端严寒的坚韧,也许这才是最吸引我们的独特品质。

参考资料:

1.中国农村网2024-07-30《全球最冷村庄————俄罗斯奥伊米亚康》

2.知乎专栏2021-01-12《去地球上最寒冷的城市过冬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3.《侣行》纪录片第一季第五集《来到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奥伊米亚康》

0 阅读:68

厉论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