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每到春季,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会患上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有20多种肠道病毒可以引起该疾病。手足口病,顾名思义就是孩子的手、足和口腔的皮肤、黏膜出现了病变,主要表现是早期发烧;后期有皮肤黏膜的改变,包括皮肤出现红点,或伴有疱疹;在其他部位如臀部、上臂、腿部,有时候会出现皮疹。通常来说,手足口病很少引发合并症。
近些年,我国手足口病虽然仍比较流行,但重症比例已经明显下降。手足口病发病率从4月开始呈上升趋势,第一个发病高峰在5—7月,第二个发病高峰在10—11月。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很多种,主要是接触传播,以及呼吸道传播和飞沫传播。此外,消化道也可以传播该疾病。通常来说,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鼻咽分泌物、飞沫、出现疱疹时的疱疹液等都可以携带病毒,有些物品也会受到这些病毒的污染,如玩具、餐具、口杯、毛巾等被污染后也会造成疾病传播。
虽然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可能患手足口病,但主要集中在6月龄至5周岁这个年龄段。监测分析发现,1周岁儿童的发病率最高,其次是2周岁儿童。不管是家长还是托幼机构的老师,都要做好儿童的健康监测,发现儿童手、足、口、臀部出现疱疹时,要尽快带其就医。
手足口病是一个可防可控的疾病,建议家长帮助孩子从以下几方面来预防。一是保持手卫生。二是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三是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尽量少去人员聚集的场所。四是避免接触手足口病患者。手足口病患者在发病第一周时传染性最强,孩子要尽量避免与其接触。五是接种疫苗。
本文作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
本文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实录
编辑 | 康晓杰
校审 | 孙茜
策划 | 王菲菲 崔晨

投稿邮箱:cfpa529@163.com

CLICK TO SEE YOU LOOK THE BE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