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名校也“慌张”!为“破局”,缩减文科招生,重点打造新工科

AI时代来临,人们的生存压力陡然增大!名校也不例外,都在图谋生存、发展之道!作为顶尖名校,华东五校之一的复旦大学,也被迫“卷”入其中!
复旦大学实力有多强?不用细说大家都知道。长期以来,复旦大学稳坐中国高校的第三把交椅!当然,不同的排行榜,排名不同。一般来说,就是第三到第五名之间。但是,在不少考生心目中,复旦大学就是仅次于清北的存在。

复旦大学的学科实力之强大也是有目共睹的。远的且不说,在新近出炉的2025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复旦大学上榜学科数量高达46个,超越了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清华大学,位居国内高校第一位。当然,按照学科加权分数来算,复旦大学超不过北大、清华。不过,却也是第三的存在。

复旦大学实力如此强大,高居全国重点大学第三,按理说不该有危机感,更不必慌慌张张,为“破局”,另谋出路!而事实并非如此。
众所周知:复旦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比较齐全。文、史、经、哲、理、工、医全面发展。这对于考生来说,自然是好事,无论理科生、文科生,想报考复旦,都有机会。

不过,对于学校而言,综合性大学的发展势头远不如工科院校。这从2024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就可以看出来。综合性大学中,学科门类齐全,专业多,冷门专业遭嫌弃,招生受阻,投档分数线直线下滑,严重影响了学校的生源质量。
2024年,30省理科投档分数线位居前20的,基本都是工科院校。比如:哈工大、北理工、北航、电子科技大学等。

复旦大学虽然还没有遭遇招生尴尬,但是,在多所高校纷纷发展新工科的背景下,复旦大学如果再止步不前,未来必然会遭遇此危机,与清北、上交、浙大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要知道,复旦大学的工科实力并不强大。在华东五校中,属于工科实力最弱的高校。该校工科最好的专业只有一个:电子科学。而同城的上海交大,工科强势专业高达12个。

基于发展的需要,复旦大学也大刀阔斧进行调整:减少文科招生人数,成立六大学院,重点打造新工科。
复旦大学原来文史类招生比高达46.2%,文科生几乎占到了招生人数的一半。而工科生仅招15%。为了发展新工科,复旦大学决定文科生的招生比例缩减20%。这是不是意味着,复旦大学不再重视文科生了?其实,也不是。

复旦的策略之一是“文科做精”,也就是文科做到“少而精”,不重数量,而重质量,致力于培养全球视野的领袖人才。
为了发展新工科,复旦大学重组原工科院系,聚焦国家战略和社会急需领域,成立六所新学院。这六所新学院分别是: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计算与智能、生物医药工程与技术、智能机器人与先进技术创新、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电子信息与未来空间。其中,前四个学院2024年已经开始招生,后两个,今年会招生。

2025年复旦大学扩招100人,预估扩招的生源会分流到这六大学院中。对考生来说,这是机遇也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