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东葬礼:霍启刚手捧遗像,何鸿燊和李嘉诚扶灵,待遇堪比国葬

史间行客聊话 2025-04-11 13:38:36

2006年的某一天,香港的大街上人来人往,车辆川流不息。突然,一支长长的送葬队伍映入眼帘,弯弯曲曲地走在马路上。最显眼的是那些穿着黑色丧服的人,他们抬着个棺材,而棺材上面,竟然飘扬着一面鲜艳的红色五星红旗。

而那些抬棺材的人,简直让人惊掉下巴,竟然是李嘉诚、何鸿燊、李兆基、董建华这些大佬。他们都是香港响当当的大富翁,还有头有脸的人物,平时想见一面都难,现在竟然都聚在一起抬棺送葬。这棺材里躺的到底是何方神圣,能有如此大的面子和阵仗。

【命运多舛】

1923年,霍英东在香港呱呱坠地。早年间,也就是在清政府统治时期,英国政府借鸦片战争之机,硬闯中国大门,逼着中国签了个南京条约,把香港岛给夺走了。

从那以后,英国人接管了香港,一管就是一个世纪。因为英国和咱们国家的体制不同,所以他们在香港搞的是资本主义那一套。结果呢,香港在这段时间里,发展得飞快。

尽管英国殖民统治让香港经历了快速的发展阶段,可对普通老百姓而言,这日子并不好过。大老板们的压榨,加上香港地贵如金,导致好多人的生活都挺艰难。

这个地方位置很特别,就在深圳旁边,中间只隔着一条河,而且周围三面都是海。所以,这里的渔业相当繁荣。霍英东和他的家人,就住在一艘海上漂的小船上。

霍英东上头有两个亲哥,都比他年长,早早就出门到别人的渔船上干活,补贴家里。他们每次出海归来,都不忘给霍英东捎点小玩意儿当礼物。

不幸的是,兄弟俩最近一次出海时,他们的渔船遭遇了猛烈的风暴,结果遭遇了海难,从此一去不复返。这事儿来得太突然,就像天上突然打了个响雷,让人无法接受。

家里条件本来就差,现在又更艰难了。霍英东心疼母亲的辛苦,心里琢磨着不如退学去工作,帮家里一把。可霍母一听,坚决不同意,她跟霍英东说:“你得专心读书,只有这样,以后才能有出息。”

霍英东在妈妈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大下,总算是念完了所有课程。在学校那会儿,他各方面表现都还行,成绩也挺不错的。

后来战争打响,日本为了拦住中国沿海的运输,就去打香港。英国军队没办法,只能投降。那些沿海的渔民也被日本人赶到岸上,不许再出海打渔了。

现在世道不太平,霍英东跟他妈说:“妈,现在这世道乱得很,有外国人来欺负咱们。咱得先顾着吃饭,我打算出去找点活儿干,赚点钱。您就安心待在家里,别往外跑了,外面不安全。”

霍英东啥苦活都干过,从拉黄包车到给人当学徒,还有在港口扛大包、擦皮鞋这些活儿,只要有人找上门来,需要干力气活儿,他基本上都接手。虽然每天累得不行,上气不接下气,但他从没抱怨过一句。

【开始经商】

抗战结束后,霍启东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好几年,觉得打工不是长久之计,就琢磨着要做生意。他之前攒下的那些钱,就成了他创业的本钱,算是他的第一笔启动资金。

日本投降后,英国人又拿回了香港。那时候,留下了好多军火武器,既然没仗打了,英国人就想把这些没啥用的装备变成钱。

霍英东一听到这个消息,立马就去找英国人商量。他上学那会儿成绩好,英语也学得溜,所以聊起来特别顺畅。就这么着,他没费多大力气,就用很少的钱把这批装备搞到手了。

在做买卖时,霍英东总是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一大堆商人和合作伙伴,这为以后他的人脉拓展铺好了路。

几年后,因为美国插手了朝鲜的内战,还越过了三八线,这给咱们的边境带来了不小的隐患。为了保障边境的安全,咱们国家决定出手,派出了中国志愿军去朝鲜,协助他们对抗美军。

那会儿,中国刚成立没多久,想在世界上站稳脚跟可真不容易。有些国家压根儿就不瞧好咱们,觉得咱们就像是拿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更有甚者,还放出狠话来吓唬咱们国家。

霍英东得知这个消息,立马行动,在香港大肆采购武器、弹药、粮食和药品。他利用深圳港口等渠道,把这些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内地。

美国人心里直犯嘀咕,这些物资究竟是从哪个角落冒出来的。特务们一番探查后,发现原来都是从香港那边绕道过来的。他们琢磨着,这背后八成是英国佬在捣鬼,帮着中国对付美国,这让他们火冒三丈。

这时候,英国在美国的大使馆收到了一封信,信里头明说:“要是你们英国人还继续挺中国人,那可就成我们美国的对立面了。”

英国那位大使一开始没搞懂美国人的言下之意,后来听说有货物从香港悄悄运到大陆,他一下子就愣住了,心里嘀咕着自己怎么一点儿风声都没收到。他赶紧去查了一下,结果发现原来是霍英东在背后默默支援中国。

英国那边开始对各个岗位加强了安保监控,而且还给霍英东打了预防针。结果呢,他手下的几家公司还是中招了。没办法,霍英东只能偷偷给中国捐钱,生怕被英国人给逮着了。

【喜欢体育】

霍英东空闲时会做做运动,一方面是为了强身健体,让自己身体更棒,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达到工作与休息的平衡。

那时候的新中国,在教育领域可谓是一路波折不断。因为受到台湾当局以及某些势力的阻挠,咱们国家参加体育竞赛的事情总是一拖再拖,迟迟没能成行。

霍英东拉上儿子霍震霆,两人一起忙前忙后,到处想办法。他们还放出话来,说只要能帮新中国恢复在体育比赛上的资格,他们愿意出钱建些需要的设施,一分钱都不要。

他心里头最大的盼望,就是中国能办上一届奥运会,让全世界都瞧瞧咱们的实力。他瞅准机会,私下里去找了那时的奥委会头头萨马兰奇,趁着一块儿吃饭的空档,跟他聊起了这事儿。

他还明确表示:“要是中国能接下这个活儿,他打算给国际奥委会砸上一笔不小的经费,留着以后用。”

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最终才让北京有机会进入2000年奥运会的候选城市名单。他动用了身边所有的资源去争取,但当选举结果揭晓时,很遗憾,北京仅以一票之差输给了悉尼。

当霍英东得知那个消息,心里头一下子就没了滋味,连饭都吃不下。但他没让自己沉浸在失落里,反而打起精神,决定为下一次选举拼一把,四处奔波忙活起来。

好在上天终究眷顾着霍英东,当得知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地定在北京时,他激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心里头的愿望总算是达成了。可遗憾的是,他最终还是没能亲自到场看奥运会开幕。

他的大孙子霍启刚,接过了他没能亲眼见证的期望,亲自跑到北京去观看了奥运会的盛大开场,这就算是帮他圆了一个未了的心愿。

霍启刚不仅受霍英东的影响很大,而且他本人也超级喜欢体育。所以,他也开始为祖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出一份力。

郭晶晶,那位大名鼎鼎的跳水皇后,嫁给了霍启刚。结婚以后,他们俩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和建设工作出了不少力,贡献可大了。

【添砖加瓦】

1978年那会儿,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拍板决定要搞改革开放。他说咱们得弄几个特区,这样能把经济搞上去,好让中国快点发展起来。

要说最出名的,那得是坐落在广东省中山市的那家温泉度假村。霍英东之所以挑中了广东,就是看中了它是个沿海的地方,而且跟香港挨得特别近,所以他那是全力以赴地支持。

那时候,大陆的经济还没香港那么繁荣,他身边几个好朋友就对他说:“你干嘛不考虑在香港或者澳门搞点投资呢?”

霍英东对他们说:“我身为中国人,只要国家有需要,我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一份力,来帮忙建设国家。”

除了霍英东本人,其他人都对霍英东的投资持怀疑态度,但霍英东却没往心里去。到了1981年,温泉宾馆正式开门迎客,霍英东亲自到场参加了开业典礼,还动手剪了彩。

之后,温泉宾馆的名声渐渐传开了。中山市以及周边城市的人们一听说这事儿,都纷纷跑来体验。没多久,这宾馆的名气就越来越大了。

之后,邓小平南下查看经济特区的发展情况时,得知了温泉宾馆的大名,特意抽空去参观了一下。这一举动确实给中山市带来了不少消费提振。

过了两年时间,霍英东心里还惦记着改革开放这事儿,他又跑到广州市,建起了白天鹅宾馆。这宾馆后来成了广州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特别有名。它不仅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方式,还有了好的制度,结果白天鹅宾馆的名声很快就传开了。

1984年那会儿,邓小平老先生在霍英东的陪伴下,一块儿到了白天鹅宾馆。从那儿往下一看,珠江的景色可真美。他跟霍英东聊起来说:“咱们中国啊,是绝不会走回头路的。现在这改革开放的路子,走得没错。这里面,也有你们这些企业家的功劳呢。”

霍英东对邓小平说:“咱们的目标就是让国家兴旺发达,跻身世界前列。您的方针很对路,抓住经济这个牛鼻子,中国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邓小平对霍英东说:“今年你得来趟北京,咱们祖国35岁生日,你得来庆祝一下。”霍英东一听这邀请,心里头那个激动啊,真是没法说。

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他瞧着那解放军队伍,真是气势恢宏,步子迈得那叫一个齐整,心里头那个自豪劲儿就别提了。这就是我们自家的军队,瞧瞧,咱们真的站起来了!

【见证回归】

霍英东在香港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时间回到1982年,那会儿英国的首相,撒切尔夫人,她曾经到咱们中国访问过。

这次的重中之重是关于香港回归的事情。霍英东在报纸上读到邓先生坚称香港乃中国固有领土,我们必须将其收回。他深受触动,眼里泛起了泪光。

接下来的日子里,好多相关的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霍英东理所当然地加入了制定香港回归前基本法则的小组。他满腔热忱地开始为香港回归祖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他不止如此,还老向老百姓打听,看他们有啥好想法、好建议,他都会好好听着,然后再给出回应。等到在人民大会堂见到邓公,他就一股脑儿地把这些意见都讲了出来。

邓先生认真回应了这些提议,琢磨着香港的特别环境和经济状况,最后拍板用“一国两制”的方式来处理。香港会被设定为一个特别区域,跟内地的制度会有所不同。

一开始,这个制度主要是为了解决台湾那边的状况才被想出来的,但现在它被用在了香港的事情上。这正好显示了邓公对收回香港的坚定意志和持久耐力。

香港回到祖国大家庭后,为了让那里的日子照常过,环境不乱套,邓公特意强调,香港的那一套制度,得稳稳当当保持一百年不变。

霍英东回到香港后,就把这些情况跟大伙儿说了,让大家心里有了底。接着,他也像很多人那样,为了处理一些事情开始四处忙碌起来。

1997年7月1号,香港正式回到了咱祖国的大家庭。可惜啊,邓小平先生没能活着看到这一天。霍英东得知邓先生离世的消息,心里头别提多难受了。但他自己呢,倒是真真切切地经历了香港回归的那一刻。

身为香港的一份子,他亲眼目睹了香港历经的风风雨雨和巨大变迁。他这一辈子,都在为祖国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远发展竭尽全力,默默奉献。

2006年10月,霍英东先生在北京离世。到了10月31日,他的遗体被送回了香港,那是他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我们国家在官方网站上正式公布了这条消息,香港的朋友们听到后,心里都特别难过,好多人都自发走上街头,为霍老送别。

【结语】

霍英东虽然已经离世,但他的儿子秉承了他的遗志,持续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像他这样满腔热忱的爱国者,他的告别仪式能吸引众多名人前来吊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0 阅读: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