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一夜之间”,玉米已经开始全面开花式的上涨了,原本还在持续下跌的玉米,就在一晚上来了个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好多人说因为玉米进口太大了,才导致玉米行情不行,涨不上去的,这方面的原因也有,但是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东北地区24年新季玉米刚上市的时候,本想着能卖个好价钱,结果价格一路下滑。玉米价格之所以一直这样,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供需的关系,光一个供需的原因,不会一直“压制”玉米的,咱们先说说进口玉米的情况。从2024年2月开始,玉米进口量就持续下降,2024年1月到11月,进口量1331.9万吨,同比下降了将近40%。按常理说,进口少了,咱国内玉米价格该涨了吧,可新季玉米却不升反降。

主要是因为新季玉米产量上来了,就拿东北产区来说,虽然部分低洼地区玉米减产,但没受灾的地方增产明显,总体算下来还是增产的。这么多玉米涌入市场,供应量大增,价格自然就被压下去了。
而且农民们都盼着早点把玉米卖出去,有些玉米水分偏高不好储存,下游需求方就借此压低收购价格。市场预期也很关键。之前玉米市场行情不好,大家都觉得价格还得降,贸易商不敢大量囤粮,都是随收随走,加工方也采取随采随用的策略,导致市场上玉米流转快,但价格却涨不起来。

再看看水稻,咱一直强调水稻自给自足,进口量极少,可为啥水稻价格也跟着下跌呢?就拿饲料行业来说,以前玉米和水稻都是常用的饲料原料,现在由于各种原因,对需求减少了。水稻的需求量变少了,那价格自然而然也就没什么支撑的动力了。最近这几年水稻的产量一直比较平稳,几乎没有什么波动,供应比较充足,需求没变化,甚至减少了,那价格上涨的动力肯定会削弱。

玉米、水稻和小麦这几种主要谷物,为啥走势相似?因为它们都受大面的供需影响,对玉米的需求旺盛,价格容易上涨;如果市场情绪发生了变化,需求减弱了,价格就容易下跌。而且现在市场信息传播迅速,某一种粮食价格的变化,很容易波及其他粮食。比如玉米价格下跌,饲料需求方可能就会更多地使用玉米,减少对小麦和水稻的采购,从而对小麦和水稻的需求下降,那价格自然也就开始不行了,毕竟谁的价格低,需求方更喜欢用谁。

咱再聊聊玉米深加工这一块,山东深加工前段时间开启了涨价模式,市场还呈现出“缺粮”的状态,纷纷入市收粮。一方面,价格因素起了很大作用。前几年玉米价格涨到3000元左右的时候,收粮的积极性丝毫不减!随着市场的热情,甚至还不断升高。
现在价格大幅下跌,从心态和性价比角度考虑,大家觉得此时收粮更划算。另一方面,华北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既是产区又是销区,在价格和物流方面都有优势。新季玉米不仅要供应本地深加工,还要运往华中、华南等地的饲料养殖方。所以一旦出现“缺粮”现象,华北地区往往最先表现出来。

东北深加工这边也有新情况,大部分地区都开始上涨了,目前黑龙江地区的深加工上涨的幅度是最明显的,其他地区也正在陆续跟上,预计东北地区的玉米很快就会出现全面飘红的现象。
最近这几天,基层农民卖粮速度明显加快,有人就开始说是不是玉米减产了。其实现在还不好判断,不过后期可能会显现出一些影响。因为玉米长期的下滑,很多贸易商已经开始和深加工签订单了!为了防止价格持续的下滑,提前签订能够让自己的风险减少。但当行情稳定或反弹时,订单就可能面临一些困境。因为基层潮粮点对价格有较高预期,都盼着玉米涨价,所以春节前玉米价格基本不会下跌,上量也基本不会增加。

这波玉米涨价还有个特点,主要是普通玉米价格上涨,优质玉米的价格目前变化不明显。玉米价格短期已经跌了近4个多月,长期来看,更是跌了近一年半的时间。眼瞅着春节越来越近,玉米市场今年却走出了与去年相反的行情。
去年这个时候,市场行情低迷,谁在那时收粮,春节后基本都挺满意的,今年这个时间点恰恰涨价,大部分人也都入市收粮,春节后的行情完全成了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