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这4个时间,最好别洗澡,千万别不当回事

瑞亭谈家居 2025-02-15 18:02:53

我每次洗澡时间长,有次洗了半小时,差点嘎掉,洗着洗着就感觉头晕目眩,用毅力支撑着坐到了马桶上,眼前一黑一黑的,缓了缓,又开始干呕……

查了一下,可能是洗澡前四五个小时没有进食,也可能是有点低血糖,贫血,加上洗澡时间过长,空气不流通。

建议同样洗澡洗得久的朋友,别这样了。后台也有粉丝哭诉:

"洗完澡皮肤干得像蛇蜕皮""搓完澡浑身发痒起红疹""热水澡一泡,直接晕堂子"……

朋友们,冬天洗澡不对,等于是在玩命啊!

有人一天洗三回澡,皮都快搓没了还嫌不够爽;

有人在澡场能泡两小时,起来直接变"人形蒸汽馒头";

更有些人,用40~50℃热水烫猪毛似的往身上浇——您这是洗澡还是给自个儿褪毛呢?

老话说“人洗四澡,命比纸薄”,冬天有4个时间劝你最好别洗澡,千万别不当回事哦!

赶紧小板凳坐好,别再作死了!

冬季4种洗澡方式不可取(字字见血)

①别洗得太勤

北方的老铁,一周洗1-2次足够了,南方喜欢出汗的朋友隔天洗就行,知道为啥吗?

举个例子:

皮肤表面有层天然油脂膜,相当于手机贴膜。你天天拿钢丝球刷手机屏试试?

皮肤比手机屏娇贵多了!那些说"不洗澡睡不着"的,建议直接买瓶医用酒精擦身,保证杀菌又省事(手动狗头)。

②时间别太长

见过泡澡把自己泡成"注水肉"的吗?有位大哥泡40分钟,起来直接两眼发黑栽浴缸里。

划重点:淋浴5-10分钟,泡澡别超20分钟!

浴室缺氧可不是闹着玩的,特别是心血管不好的,别洗个澡,命都没了。

③水温别太高

某女子把水温调到47℃,洗完浑身通红像煮熟的大虾。

第二天直接进医院了——低温烫伤!

实际上,洗澡水温最好是37-40℃,别拿自己涮火锅了,超过42℃就是作死。

皮肤科医生原话:"热水烫澡一时爽,屏障修复火葬场"

④力度别太大

东北人有搓澡文化,他们在澡场搓个澡后脱胎换骨、宛若新生一样,皮肤都感觉被抛光了。

一到澡场,搓澡巾往身上一怼,搓澡师傅的澡巾都要搓冒烟儿,嚯!那力度堪比挖掘机拆房。

皮肤科数据:过度搓澡会让皮肤失水率暴增300%。建议搓澡用软毛巾,力度以"猫舔毛"为标准。

那些搓得浑身通红的,您这不是搓澡,是给自己刮痧呢!

冬天建议少搓澡(反常识暴击)

知道搓澡巾为啥叫"皮肤杀手"吗?纤维材质的搓澡巾,放大看就是钢丝网。

有个狠人每周搓两次,结果皮肤屏障直接报废,现在天天抹药膏像刷油漆。

医生说:"健康皮肤搓一次得缓半个月,您当皮肤是韭菜呢?割一茬长一茬?"

还要注意!冬天这4个时间别洗澡(保命指南)

①发烧时

发烧还洗澡,边洗边抖成筛子,体温会直接飙到40℃。

洗澡不会降体温,只会给病毒开高速通道。

②空腹或吃得太饱

洗着洗着就会胸闷气短头晕想吐,保你一洗马上有反应。

空腹会血糖低,一洗澡血液循环加速,导致供氧不足。

太饱了血液大量流入胃部,其它部位缺血,会造成头部缺血更加严重。

③醉酒后

酒精+热水=致命CP。

有位老哥酒后泡澡直接送ICU,医生说再晚来半小时就准备开追悼会吧。

因为酒后洗澡,热水容易导致热气聚集在体内难以散发,加重醉意,容易导致呕吐。

而冷水会让血管收缩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加感冒。

④过度疲劳时

996下班太累了想洗个热水澡放松一下,小心猝死警告!有位程序员加班后洗澡晕倒,脑门磕马桶上缝了8针。

因为洗澡本身就耗气伤身,虽然一时爽,但洗完后人会浑身发虚,有种气血被耗尽的感觉。

早上洗澡好还是晚上洗澡好?(终结玄学)

什么时间洗其实不重要,说早上洗清醒一整天,晚上洗助眠的,都是扯淡!

关键看个人生物钟。

中医教授指出,不管是早上洗还是晚上洗,重要的是擦干!擦干!擦干!

朋友们,听劝,洗澡记住这四个保命原则:

保命第一条,洗澡时间别太长;搓澡别太重,你不需要刮墙皮;水温别太烫,拒绝烫猪毛;频率要控制住,皮肤才会好。

原创声明:本文结合30+皮肤科文献及真实案例创作,抄袭必究!

0 阅读:2

瑞亭谈家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