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时,一位以问题尖锐著称的记者曾在采访邓公时发问:如果毛主席还在,他会怎么看待中国改革开放?
邓公的霸气回应让这位怪才记者也挑不出一点错来。那么当时发生了什么,邓公又说了什么?一场被全世界关注的采访自1978年以来,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逐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1986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
此时,国际形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冷战格局逐渐缓和,东西方关系也开始改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改开政策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邓公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推动者和设计师,让不少国际记者为了采访他而挤破了头,其中就有美国电视新闻界的传奇人物——迈克·华莱士(Mike Wallace)。
华莱士曾采访过八位美国总统和数不清的外国领导人,这些被采访的大人物们在面对华莱士时,往往汗流浃背,生怕说错一个字就被他抓到错处。而华莱士最喜欢提前分析的受访者的生平经历和性格特征,然后在采访中甩出各种尖锐直白的问题,让受访者苦不堪言。他这样简单粗暴的采访方式,也让他拥有了超高的收视率和超多的观众——谁喜欢看那些一套一套的车轱辘话?
所以这位“新闻怪杰”一直想要采访邓公,从邓公口中了解真实的中国、中国未来发展的发展道路和未来方向,以及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毛主席会怎么看待改开?1986年9月2日,被允许采访邓公的华莱士早早地来到了中南海紫光阁,而这也是邓公首次接受美国记者一对一的电视专访。经过提前的研究准备,华莱士已经想好了要问邓公一些有关中越关系、中国台湾问题、中美关系、中国经济等当下国际最关心,同时对中国来说也最敏感的问题。
邓公虽然总是被西方记者认为是“不好搞的人”,但是他几句话就让采访在轻快的氛围中开始了。回答了华莱士在中国台湾问题、中越关系、中苏关系等问题后,华莱士终于抛出了这个问题——“毛泽东已经逝世十年,如果他还在,您认为他会对现在的改革开放会怎么看?”在他们这些不懂中国,也不了解中国国情的外国人眼里,邓公支持的改革开放无异于是“违背”了中国以前定下的发展路线。但是他们都不明白,中国自始至终都行走在同一条道路上。
所以听了华莱士的提问,邓公面不改色地缓缓道来:“有些不一样,但有些原则还是一样的。现在毛泽东思想还是我们的指导思想。我们有一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解答了这些问题。”邓公解释,中国始终坚持走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这也是我们最坚定的内核,只不过表面上的形势有了一些差别而已。
华莱士却并不罢休,他继续追问邓公:“我还是不清楚。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国和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是不一样的。看来中国现在在进行一场新的革命,至少是试图进行一场新的革命。”这话里话外,都是给邓公挖的“坑”,不管回答“是”,还是“不是”,都中了华莱士的“全套”。
但是邓公直接霸气地回答说:“这个话是对的,我们也讲现在我们搞的实质上是一场革命。从另一个意义来说,我们现在做的事都是一个试验。对我们来说,都是新事物,所以要摸索前进。既然是新事物,难免要犯错误。我们的办法是不断总结经验,有错误就赶快改,小错误不要变成大错误。”世界重新看中国邓公的一番话,把华莱士话语中的所有陷阱都给铺平了,不仅拿回了采访的主动权,还向全世界解释清楚了中国现在在干什么,走的什么样的路,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
同时我们也用行动告诉了世界——对还是不对、做还是不做,都是我们自己人民说了算,这不是他们三言两语、道听途说就能瞎揣测的。华莱士的这次采访也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决心,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理解和认识,还促进了中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两国关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在这以后,西方人再看中国,仿佛眼前已经拨开了一层迷雾,他们也开始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了解和看待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