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永远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我说的
壹我们从小到大都在比较,或者说,被比较。
“你看看你班上的XX,为什么人家的成绩就这么好?”
“你别整天就想着玩,学学XX多看看书。”
“XX的女儿今年考上重点中学了,你怎么就没人家争气呢!”
……
这些话,我们也许听过很多遍,哪怕没听过,也多多少少看到过。
贰为什么我们总是会被比较呢?
我觉得,首先得来聊聊为什么人容易产生比较的心理。
看到别人成功,你可能会羡慕,想着要是我也能像他那样就好了。
但是,如果看到别人失败,你可能又会庆幸自己没有像他那样。
一个是比上,一个是比下,但都属于比较。
可能,我们太容易产生心理上的落差了。
正向落差是优越感,反向落差则是挫败感。
就好像在一边眼红于别人的成功,一边安心于别人的失败。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适当的比较有助于良性竞争。
那么问题来了,比较我会,怎么适当呢?
别人优秀,我就也一定要像人家那样吗?
别人外向,我就不能社恐了吗?
别人好看,那我呢……
为什么我一定要像别人一样呢?
我相信大家都不想,我们都想做自己。
我不想跟别人一样,即使这个是乔丹。——科比
叁或许,你曾经这样想过。
你可以优秀,我也可以平凡的精彩。
你很外向,但我就是不喜欢跟人打交道、攀关系。
你天生丽质,我也可以天生励志。
结果呢……
“XX已经是海归博士了,你怎么还在找工作?”
“XX性格多开朗啊,现在搞好了人际关系,以后肯定很快就能在社会上立足。”
“XX长得好看还会化妆,你再看看你什么样子,也不知道打理打理自己!”
怎么还是逃离不了(被)比较,说好的做自己呢……
肆换个角度想一想。
总拿我们比较的人是谁?父母?亲戚?还是,只是“朋友”?
为什么要拿我们比较?期望?名利?还是,只是虚荣?
别人我们姑且不谈,我主要想来聊聊我们的父母。
为什么是父母?
他们是你一生都至亲至爱的人,只有他们,才会真正一直无条件对你好。
父母是什么样的人?
生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苦过来的人。
什么概念?
他们是真正经历过肉体上的痛苦的人。
缺衣少食,一个很简单的词,但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是什么感受。
而我们,经历过吗?
也许,是不是我们现在的生活太好了,哪怕我们不珍惜也不会失去?
可能,如果我们有机会去经历一遍父母经历过的,就会更加理解他们了吧……
伍所以,你现在再回过头来想想,会不会理解了一点?
只有真正经历过身体之苦的人,才会真正明白幸福的生活多么来之不易。——可能是鲁迅说的
父母也没有什么坏心思,都期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也许,他们确实是着急了一点,期望太高了一点,但也请你不要责备。
毕竟,他们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也没有人教过他们。甚至可能,他们的原生家庭就不怎么好。
我很庆幸,我不是一个总处于被比较环境中长大的小孩。
我爸不善言辞(他就是原生家庭不好的人)。
而我妈对我说过最多的一句话是:“在外面平平安安的就好。”
我也希望他们平平安安的就好!
陆平平安安的就好,这个真的要铭记于心。
道理我们都懂,但是,我们好像总会忘记。
我们会在胃疼的时候,想着以后一定不能乱吃东西,身体健康才最重要;
会在破涕为笑的时候,顿悟开心才最重要。
也会在看到意外事故新闻的时候,猛然想到平平安安才最重要。
这里插一句,虽然不幸的事件每天都在发生,但我们依然要心存美好。记住平安是福。
柒作个小结:我们没有必要去羡慕或者拉踩别人,少一些比较,做自己就好!
面对被比较,父母的话,多一点理解;其他人,自行把握分寸吧。
最后祝平安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