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SK集团正着手推动旗下环境与能源公司SK Ecoplant的海上风电结构件子公司SK Ocean Plant出售事宜,韩国多家造船企业被视作潜在收购方。
其中,HD现代集团、韩华海洋、三星重工等三大船企尤为关注SK Ocean Plant的新建大规模生产基地。韩国业界分析认为,在当前造船业景气周期下,收购SK Ocean Plant有助于船厂在短期内扩充生产能力。
据韩国投资业界消息,SK集团正在推进SK Ocean Plant的出售。此前,SK集团曾向韩华海洋、HD现代集团等企业发出了收购SK Ocean Plant的邀约。近期,三星重工也对该收购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韩国投资业界由此预测,SK Ocean Plant的收购竞争极有可能演变为韩国三大船企共同参与的局面。
据估计,SK Ocean Plant的出售价格约为5000亿韩元(折合人民币约25亿元)。韩国投资业界人士指出,相较于经营业绩,SK Ocean Plant的估值更多取决于包括新码头在内的生产设施价值。截至4月4日,SK Ocean Plant的市值约为8000亿韩元(约合40亿元人民币)。
SK Ecoplant于2021年收购了Samkang M&T,并将其更名为SK Ocean Plant。由于财务状况不断恶化,自去年起便有消息传出SK Ocean Plant可能会被出售。2024年,SK Ocean Plant的综合收入为6619亿韩元,营业利润为414亿韩元,同比分别下降了28.5%和45.1%。
SK Ocean Plant主要业务涵盖海上风电设备下部结构制作与船舶建造。不过,目前三大船企对其海上风电设备制造业务兴趣有限。相关行业分析指出,随着美国特朗普政府执政,作为全球最大发电市场的美国或将降低海上风电等新型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占比,这无疑将制约海上风电业务的发展前景。此外,钢铁价格波动导致的收益不稳定,以及中国企业的快速崛起,同样是三大船企对韩国海上风电业务持谨慎态度的重要原因。
相比之下,三大船企对SK Ocean Plant在建的大规模生产基地颇为看好。据悉,SK Ocean Plant正在韩国东南部的庆尚南道固城郡(Goseong)建设占地面积达157万平方米的海上风电设备新生产基地,目标于2026年年底竣工,具备生产导管架基础、浮式基础以及海上变电站的能力。为此,SK Ocean Plant已投入约1.15万亿韩元(约合57亿元人民币)推进项目建设。
SK Ocean Plant现有工厂面积为93万平方米,加上新的生产设施,该公司将拥有250万平方米的生产区域,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下部结构生产基地。目前,现有工厂的导管架年产能约为50套,一旦新生产基地投入运营,SK oceanplant将具备每年生产约40套4500吨浮式子结构的能力。
韩国造船业人士普遍认为,尽管这座新基地原先的设计主要是用于海上风电设备下部结构的生产,但只需对设计稍作调整,即可将其用于其他类型船舶特别是海工装备的生产。船舶制造通常采用分段、模块化工艺,尤其是近期需求大幅增长的海洋油气成套设备,其分段、模块化工艺的应用比例更高。大型船企可在SK Ocean Plant完成船舶或海工装备分段、模块的生产,再运送至本部厂区进行组装。
韩国造船业相关人士表示:“SK Ocean Plant的新基地位于庆尚南道固城郡,与三星重工、韩华海洋的船厂所在地巨济市相邻。两家大型船企如果能在这座新基地制作分段和模块,在运输成本和时间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
韩国业界人士表示,由于新建基地需经历复杂的审批流程,且建设周期较长,大型船企担心这可能导致错过当前造船业的景气周期。因此,从充分利用当下市场行情的角度出发,通过收购SK Ocean Plant来利用其即将建成投用的生产基地,相较于投资新建造船生产设施更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