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尼教的组织、经典和戒律

历史民族 2025-04-28 17:08:50

摩尼教僧侣在办公桌上写作。摩尼教抄本残页“MIK III 6368”正面,手稿来自高昌遗址。

摩尼教(英语:Manichaeism)又称明尊教、二尊教、末尼教、牟尼教、明教,为公元3世纪中叶波斯先知摩尼所创立。这是一种将祆教(琐罗亚斯德教)、基督教、佛教混合而成的哲学体系,属于典型的波斯体系诺斯底二元论。摩尼教吸收了琐罗亚斯德教的善恶二元论思想、基督教的耶稣崇拜、佛教的轮回观念、马吉安主义对于旧约的否定、犹太教的天使概念、诺斯底主义的“灵知”思想,创造了二宗三际论体系。摩尼教徒将自己的宗教比喻为博大无垠的“世界之海”,而此前的各大宗教教派只是一条条的河流,最后它们都将汇入海中。

摩尼教认为,在太初时,存在着2种互相对立的世界,即光明世界与黑暗世界。初际时,光明与黑暗对峙,互不侵犯。中际时,黑暗侵入光明,二者发生大战,人类世界因此产生。后际时,恢复到初际时相互对立的状态,但黑暗已被永远囚禁。物质是黑暗的产物,精神则是光明的产物,因此摩尼教否定物质世界,希望利用虔诚的信仰和严格的戒律获得灵知,回归光明世界。有学者认为摩尼教是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真正宗教,更被誉为真正世界性完美宗教的唯一代表。摩尼教在波斯本土受到信仰琐罗亚斯德教的萨珊王朝迫害,教主摩尼被处决,声势下降。其后,驻锡于巴比伦的宗教中心也受到破坏,今日在波斯已经完全消失。欧洲的摩尼教因与基督教对耶稣基督的不同理解和对《旧约》的态度而被认定为异端,受到基督徒的猛攻,在10世纪后渐渐没落。中亚地区的摩尼教势力一度较为兴盛,在魏晋南北朝传入中国,与景教、祆教并称为“三夷教”,并借助回鹘势力进行传播,后来在会昌毁佛时遭到禁断。宋代以后,成为体系的摩尼教组织基本消失,或者混入佛教,甚至连教主“牟尼”的塑像都被视为“释迦牟尼”。唯一尚存的是本土化的摩尼教“明教”。

组织、经典和戒律组织

摩尼教的组织分为专职的“阿罗缓”与在家的“耨沙喭”,“阿罗缓”汉语也依波斯语音译为“电那勿”(中古波斯语:ardawan, dēnāwar;拉丁语:electi;古叙利亚语:ܡܫܡܫܢܐ)。

阿罗缓包括下列成员:

阎默(法主)(古叙利亚语:ܟܗܢܐ(Kahna;相应于希伯来文Cohen“祭司”);帕提亚语:yamag):摩尼的继任者,教主。

12位慕阇(承法教道者)(中古波斯语:možag;拉丁语:magistri;古叙利亚语:ܫܠܝܚܐ(Shliha;相应于叙利亚文别西大圣经的“门徒”)

72位萨波塞(侍法者)(汉语也依波斯语音译为“拂多诞”;中古波斯语:aspasag, aftadan;拉丁语:episcopi;古叙利亚语:ܐܦܣܩܘܦ(Aphsquph;相应于基督教的“主教”)

360位默奚悉德(法堂主)(中古波斯语:mahistan;拉丁语:presbyteri;古叙利亚语:ܩܫܝܫܐ(wikt:en:ܩܫܝܫܐ,即基督教“教父”)

数量不定的神父、修士(选民)。

一般的信徒称为“耨沙喭”(听者)(中古波斯语:niyoshagan;拉丁语:auditores;古叙利亚语:ܫܡܘܥܐ)。

经典

摩尼极为重视宗教经典在传教过程中的作用。因此,他为了使自己用叙利亚文写的著作方便伊朗信徒阅读而创制了摩尼字母。同时,为了保证其离世后宗教思想仍能统一,他亲自写定了七部经典著作。为了方便文盲理解教义,还画了《大二宗图》。所谓“感四圣以为威力,腾七部以作舟航”。

目前摩尼教被发现的中文文献有在敦煌发现的唐代《摩尼光佛教法仪略》、《下部赞》和《摩尼教残经》,近年则有反映明清明教形态、保留部分唐代经典传承的霞浦文书发现。

希腊文/亚兰文/中古波斯文音译唐代意译现代直译大应轮部彻尽万法根源智经生命福音/大福音书寻提贺部净命宝藏经生命之宝藏泥万部律藏经/药藏经书信集阿罗瓒部秘密法藏经秘密经钵迦摩帝夜部证明过去教经传奇俱缓部大力士经巨人书阿拂向胤部赞愿经诗篇和祈祷文大门荷翼图大二宗图图集/图经戒律

五净戒:

真实:禁止任何谎言、服从真理、传播摩尼教并接受教会权威。

不害(手印):禁止从事任何伤害光明的工作,不能伤害光明的五大元素,不能从事耕田、采集、收获等伤害动植物的事情。

贞洁(心印):完全禁欲,不得有男女之事,禁止做任何直接或者间接有利于生物繁殖的事情。

净口(口印):禁止吃肉类、发酵饮料和乳制品,只吃素菜和水果,以瓜类食物为上选。不得诽谤他人,不得亵渎、发誓和作伪证。

安贫:不得积蓄私产,不得购置任何物品,过完全清贫的生活。

十戒:

第一戒(归全身的一戒):戒偶像崇拜。不得崇拜暗魔,不得相信任何关于神的不实之词。

第二戒(口印一):不出恶言,不得亵渎神灵,不得说谎、作伪证、诽谤,为无辜者辩护。

第三戒(口印二):不食不洁之物,不能吃肉、喝发酵的饮料。

第四戒(口印三):不得说对先知不敬的话。

第五戒(心印一):忠实于自己的配偶,在斋戒之日禁止性行为,不得通奸、多配偶。

第六戒(心印二):帮助受贪魔折磨者脱离苦难,远离贪欲。

第七戒(心印三):不得相信假先知。

第八戒(手印一):禁止用手伤害、威胁、殴打、折磨、杀害所有的生命。

第九戒(手印二):禁止偷盗。

第十戒(手印三):禁止任何巫术,包括咒语、符水、符咒。

七印:

敬爱明尊

相信日月中包含的伟大光明

崇敬万物中包含的五明要素

确认先知的神圣职责

口印

心印

手印

其中,五净戒针对出家修士,十戒针对在家听者,七印无论选民或是听者都要共同遵守。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