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香甜软糯,营养丰富,自明朝传入中国以来,就深受人们喜爱。
如今,它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是许多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想要获得高产优质的红薯,科学施肥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红薯的需肥特性和六个实用施肥技巧,助您在红薯种植之路上事半功倍。
红薯在我国的种植历史悠久,其适应性强,产量高,逐渐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支柱。
为了更好地种植红薯,我们需要了解它的生长规律和营养需求。
红薯的生长周期因种植时间而异,春薯为150-200天,夏薯为100-120天。
从扎根缓苗到茎叶衰退,红薯的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也不同。
了解红薯的需肥特性是科学施肥的基础。
红薯对钾的需求量最大,其次是氮,磷的需求量最小。
缺钾会导致叶片变小、暗绿,背面出现褐色斑点。
缺氮则表现为叶片发黄、掉落,分枝减少。
缺磷则会使叶片失去光泽,逐渐变黄、变紫,最终脱落。
因此,增施钾肥,配合氮磷肥,是红薯高产的关键。
施肥要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进行测土施肥,为红薯提供“定制营养餐”,最大程度地提高肥料利用率。
接下来,我们将具体介绍六个实用施肥技巧。
首先是重施基肥。
基肥用量应占总施肥量的60%-80%。
其中,60%在整地时深翻入土,提供长效营养;40%在扦插时随苗放入,提高成活率。
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每亩施用5000-6000斤,并配合300斤草木灰和60斤磷酸钙。
如果土壤缺锌或缺硼,则需分别补充2斤相应的肥料。
其次是看苗追肥。
追肥要根据红薯的种类、土壤肥力、长势和目标产量等因素灵活调整。
具体可分为提苗肥、壮蔓肥、催薯肥、裂缝肥和叶面肥。
提苗肥在扦插后3-5天施用,在薯苗旁边开小孔放入尿素,浇水后盖土。
壮蔓肥在扦插后1-2个月内施用,此时块根开始形成,吸肥能力增强。
长势差的多施,长势好的少施,可选用尿素、硫酸钾、草木灰和硫酸铵等肥料。
催薯肥在栽种后约3个月施用,此时薯块进入快速膨大期。
每亩施用20斤磷酸钾或200斤草木灰,施肥后及时浇水。
裂缝肥在2/3的垄面基部出现裂缝时施用,可以用腐熟的农家粪肥兑水灌入,也可以用硫酸钾等含钾化肥兑水灌入。
叶面肥在薯块膨大中后期喷施,此时薯块需肥量大,但根系吸收能力下降。
可选用过磷酸钙、磷酸钾、磷酸二氢钾或草木灰,在下午三四点避开高温天气喷施。
在施肥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事项。
忌施生肥。
生肥含有大量病菌和虫卵,容易引发病虫害,且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和臭气,影响薯苗生长。
忌施含氯肥料。
红薯忌氯,氯元素会影响营养物质运输,损害根系,降低产量和淀粉含量。
再次,忌施肥不平衡。
不能只施基肥而忽视追肥,也不能偏施氮肥。
红薯对钾的需求量远高于氮和磷,偏施氮肥会导致藤蔓徒长,不利于块根膨大。
要重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等综合措施,才能确保红薯高产优质。
从基肥到追肥,从肥料选择到施肥技巧,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红薯的产量和品质。
只有掌握科学的施肥方法,才能种出个大、产量高的红薯。
那么,您在红薯种植过程中还有哪些施肥的经验和困惑呢?
欢迎留言分享,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