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白崇禧向蒋介石献出一策:大陆已难保,可入越剿灭胡志明

谷冬浏览世界 2025-04-14 02:30:05

“委员长,我还有一条退路,既然大陆已经难以再保留,不如转换目标向越南,剿灭越共。”

此时的蒋介石看着眼前的白崇禧发来的电报陷入了沉思当中。

白崇禧是国民党中的重要智囊,曾经为蒋介石多次建言献策,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那么面对着白崇禧出的这个主意,蒋介石是什么反应呢?为什么白崇禧会把目标选在这里?

国民党的退路

实际上到了解放战争的后期,很多国民党的将领已经察觉到了当前国民党必定战败的局面。

所以纷纷开始规划自己的退路,但是我党并不希望战争延续派出了人员和国民党展开了谈判。

经过多次谈判,国民党方面的人员严重缺乏诚意,拒绝和平解决问题。

既然如此顽固,那么战斗自然是只能继续,此时的蒋介石还在做着美梦,希望将长江作为一个屏障。

利用这个天险和我党划江而治,再伺机反扑,但显然他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我军怎么可能会给他这个机会呢?

随着渡江战役的展开,彻底的击碎了蒋介石的美梦,面对着我军的百万雄师,国民党只能选择逃跑。

那么关于往哪里逃实际上一开始从蒋经国一封信件中就能看到端倪。

在信件中他列出了三个地方,首先是国民党梦开始的地方,广州。

要不然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所在地四川一带。

这两个地方国民党都有一些基础,如果这两招都不行,那么就只能选择最为稳妥的一条路,去台湾。

可以看出来此时的蒋经国已经在写信让自己老爹抓紧时间想想往哪逃。

但此时的蒋介石手中只剩下最后一张牌——台湾。

蒋介石下令部队准备退守至台湾,可是国民党中的桂系力量坐不住了。

尤其是白崇禧,眼下解放军的高歌猛进,相信不久之后肯定会南下。

一旦南下,自己的势力范围将会受到重大的打击,同时白崇禧也明白广西地区的山比较多。

可以依靠着这些地形来进行游击,同时越南也可以作为一个目标考虑。

白崇禧认为越南当时的时局混乱,正好可以利用这个好时机,在越南地区积累实力,作为一个跳板等待合适的时机进行反攻。

并且在这个时候美国也伸来了橄榄枝,拿出了一笔钱来支持国民党。

这一下白崇禧算是安心了,有了美国的支持,自己是如虎添翼。

但是有些人可能会问,越南再怎么样也是个国家,白崇禧以什么样的身份去呢。

这一点白崇禧其实早就想到了,本身桂系的大本营距离越南就很近。

白崇禧自然对越南方面的情况有所了解,当时胡志明虽然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越南。

但是还存在着法国势力的傀儡,那就是越南的末代皇帝,本身就是被法国扶持的傀儡。

没什么太大的能力,这一看国民党愿意帮自己,那自然是高兴地不得了,恨不得亲自迎接。

计划失败

白崇禧也有自己的打算,当时国民党的装备和兵力还算是比较可以的。

虽然和解放军肯定是没法比,但是对付胡志明可就轻松多了。

一旦进入越南,就可以充分的利用越南地形进行反击,带领着军队潜伏在山区当中,本身越南就是多山的国家,可以作为屏障。

并且就算是越南也丢了,还可以到其他的东南亚地区继续发展势力。

这是白崇禧留下来的退路,并且白崇禧还分析了当时的局势。

到了越南之后。一旦解放军决定远征国军,势必会遭到来自国际社会上的压力。

这个计划看起来似乎是非常的完美无缺,并且白崇禧也做好了部署。

一切准备就绪,但是我军也察觉到了白崇禧的计划,肯定不能让其逃亡越南。

一旦白崇禧得逞,问题将会非常的麻烦,不仅仅要时刻防范其突然袭击,还有地缘上的问题。

就像是一把刀抵在后背一样,既然如此必须要阻挡其退往越南的路。

我军立刻派出了西路军挡在了白崇禧的退路之上,此时的白崇禧惊慌失措,连忙开始向南逃离。

可是南方早就已经被陈赓大将指挥的队伍堵的严严实实,两顾军队形成包围之势。

眼看着陷入的到这样的绝境当中,白崇禧还是想要再拼一次。

他告诉部下,如今一定要拼尽全力前往越南,只要是到了越南,就能够得到美国的大量援助,利用这些援助大家可以生活的很好。

但是如果输了,可能大家都会全军覆没。

在白崇禧的鼓舞下,这些士兵们的士气非常的高涨,纷纷做出了要背水一战的姿态。

而此时的转机也出现了,国民党内部的一个高级将领弃暗投明加入到我军的队伍当中。

这名将领为我们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情报,通过这些情报我们得知了白崇禧的一举一动。

这一下就注定了白崇禧必败的结局,利用这些情报我们对其进行了精准打击。

最终经历一番激战之后,国民党惨败,白崇禧逃跑,我军成功将这一批势力清除,保证了地区的安全稳定。

素材来源:

观察者网丨为什么桂军怎么撤逃,都摆脱不了被消灭的命运?

人民网丨白崇禧曾向蒋介石建言:自古裁兵不难裁将难

0 阅读:0

谷冬浏览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