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的诈降:诈降还不如真的投降

一介太史令 2023-03-05 17:30:07

俄军诈降

大家好,前两天俄罗斯向联合国告刁状,说乌克兰军队丧尽天良,强杀俄罗斯战俘,这是贼喊捉贼这事。但事后调查发现,这是因为俄军士兵炸响,本来都说放下武器了,突然朝乌军开枪,这一下招来了更猛烈的还击,开枪的士兵包括他的战友都成了枪下之鬼。今儿咱就聊聊诈降这事,看看这东西能不能用,该怎么用。

古代最开始打仗,诈降就是计策的一种。孙子曰,兵不厌诈,这个诈自然就包括诈降。战国的时候,燕国打齐国最后一座城即墨打了五年,两军都疲惫不堪,即墨守将田单就向燕军诈降,说今晚开城门欢迎燕军。结果正当燕军准备进城的时候,田单从城门里放出拉着火把的牛,把燕军冲的是溃不成军啊。燕军统帅季节都死于乱军之中,这就是著名的火牛阵的故事。

此后基本上古代的战争里都会有诈降。最有名的事就是小说演义里的赤壁之战,黄盖诈降,才破了曹操83万大军,包括庞统,庞统也是诈降献连环计,这才能火烧曹营。

当然了,这件事呢,历史上是没有的,但是东吴能立住脚,确实是依靠诈降。公元228年,吴国博阳太守周访写信给魏国大司马曹休,表示愿意倒戈卸甲,以比来降,请求曹休派兵接应。结果魏军深入吴国腹地,遭到吴军三面夹击,魏军惨败,曹休仅以身免逃回魏国,之后是忧愤而死,吴国就彻底解除了北方的威胁,孙权第二年就不再用大魏吴王的爵位,正式称帝。

诈降用好了有奇效,不过要是没用好的话,后果很严重。咱们平时认为关羽死因是被东吴抓了不投降才被斩首,其实当年他败走麦城的时候,是给孙权上书请降,孙权问手下的谋士吴范该怎么处理,吴范一眼就识破关羽的真实用意,说这是诈降。于是孙权设下埋伏,就等关羽上钩。果不其然,关二爷真实目的是突围,一出城就遭到东吴军队的团团围攻,最后兵败被杀。

那古代战争这么老多,诈降也一样多,就出现了一项副作用,就是交战双方不信任,进而出现杀俘杀降的情况,唐朝名将薛仁贵三箭定天山,九姓铁勒上万人跪地投降,薛仁贵无法识别这些人投降的真假,就分批进行坑杀。

明朝末年,遍地反贼,张献忠、李自成经常投降官军,不久之后又再次反叛官军应对的办法也很直接,你像洪承畴啊、杨嗣昌啊,都是看谁有嫌疑直接就杀掉,两边直接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因此明朝农民造反的问题就始终没有解决。

诈降,特别是农民起义爱用的方法,因为他们满脑子里只会有这点计谋,所以你看水浒传里,甭管打哪儿,都是靠诈降里应外合。

淮军

太平天国也是经常诈降,清军打太仓的时候,太平天国所谓的惠王蔡元龙就像清军统帅李鹤章诈降,李鹤章不知是迹,大摇大摆进了城,结果被打得措手不及,自己差点战死沙场。几个月之后,李鹤章的哥哥李鸿章打苏州,太平天国的这个高永宽、汪安君等八大叛将,砍了苏州城防司令、伪穆王谭绍光的脑袋来诈降,不过八大叛将的举动有些反常,他们并没有把苏州全交给李鸿章,而是把守着八座城门里的六座,手下的四万军队也没有遣散,而是还继续驻扎的兵营里边,一旦他们要再造反,那城里的淮军就被包饺子的可能,为此,李鸿章非常怀疑他们的动机,加上自个儿弟弟前段时间差点翻车,国仇家恨加在一起,最终决定还是都杀了比较保险。随后酒席宴前,刀斧手并下,八大叛将死于非命,四万太平军被尽数屠戮。

清军里边,洋枪队司令戈登一度要拿枪跟李鸿章决斗啊,因为他是给这些太平军下了担保的。这一弄,让戈登名誉扫地,毕竟在他的认知里,契约精神是第一位的。诈降这种事儿啊,像火星撞地球一样新鲜啊。当然了,后来李鸿章奉上五万两白银,这戈登也就不计较了啊。那么这个戈登为什么没听过诈降?是因为欧洲打仗用诈降已经是好几千年的事了。

罗马和迦太基的坎尼会战当中,迦太基士兵把匕首藏裤衩里,向罗马军队投降,被罗马人安排在队伍末尾,等两军交战的时候,迦太基人从裤衩里掏出匕首发动进攻,罗马人被前后夹击,最后全军覆没。另外呢,萨拉米斯海战也有希腊人向波斯人诈降,才吸引波斯人进攻萨拉米斯海湾。

不过呢, 随着欧洲进入封建时代,因为参战的都是贵族,诈降实在有失体面,而且它的结果呀,是让这个国家或者家族失去信誉,基本上谁用谁死翘翘。另外欧洲的战争啊,也不是中世纪那种你死我活的灭族之战,没有必要做的这么绝啊。所以整个近代战争当中,包括一战交战国之间从来没有过大规模诈降的记录。

20年代日内瓦公约里对投降做出了严格规定,特别提到不能以投降的名义执行作战任务,否则呢,不享受战俘待遇,实际上就是禁止诈降。

二战当中啊,大部分交战国都遵守了这一准则,只有日本不守规矩,在太平洋战场上呢,经常打着白旗出来,实际上也是手雷藏裤裆,然后这个美军一接收,裤裆里掏出雷了,就这么一扔,时间一长,一次两次,美国人就长记性了,看见日本人打白旗,甭搭理,接着打,等他把武器扔出来,自己扒光了躺地上,这才停火。

1942年第一次瓜岛海战,日本海军犀利号驱逐舰在混战中被打瘫,升起一面白旗,但是美军认为呢,这是在诈降,接着打,直到他沉入海底为止。事后关于犀利号升白旗的动机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是真想,有人说是诈降,到底怎么样,那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了。

二战后还用诈降的,那就只有阿根廷人和伊拉克人。阿根廷人在马岛战争的时候呢,对英国人用了这么一下子,这个伊拉克人呢,在伊拉克战争防守纳西里耶的时候,给美国人用了这么一招,打死了十几个美国兵,这也是伊拉克战争时期美军在城市攻坚战里伤亡最惨重的一次战役。

其实在绝对体量面前,你这种小聪明没有任何价值,反而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两股诈降的部队不但自己被灭,还让对方对友军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感,连带自己人呢,一起倒霉。

总的来说呀,诈降这个行为风险极高,要想成功的话啊,就必须非常真,一旦认真了,对于同阵营的民心士气打击是不可避免的,要是附带着送点投名状,那对本方的损害也是难以预估和限定的。同时呢,它的后续影响又太坏,你不守规矩,对方也有理由不守规矩,战争就会变得更加血腥。

所以这诈降绝对是杀敌一千,自损十万的这种举动。新闻里那个诈降的俄罗斯士兵,因为耍小聪明,不仅害了自己,也拉来战友给他陪葬,那些人都趴地了,已经投降趴地了,全被乌克兰人给突突了。有了这个前科,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俄军士兵被怀疑是诈降而死在战场上。因此,既然自己生在文明社会,就要守文明社会的规矩,战场上那些小聪明啊就别用了,没有好果子吃啊。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