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妈和老伴育有三儿一女,多年来,她一直和大儿子宋宇一家生活在一起。二女儿宋玉,已有两三年未曾踏入家门;三儿子宋岩,虽不常回来,却会定期给她转生活费;小儿子宋飞,刚参加工作不久,同样是给钱但鲜少露面。
今年年初,陈大妈突然感觉心脏不适,头晕目眩,甚至有几次因心痛而无法起身。宋宇心急如焚,立刻将母亲送往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建议转到大医院进一步检查,最终,陈大妈被安排住院准备手术。
陈大妈虽不清楚自己的病情,但从宋宇与医生的交谈中,隐约感觉到治疗费用不菲。宋宇一家生活并不富裕,仅凭他们的经济能力,难以承担母亲的医疗费用。无奈之下,陈大妈联系了三儿子宋岩和小儿子宋飞,希望兄弟俩回来商量此事。
听闻母亲住院,宋飞立刻向公司请假,开着出租车匆匆赶到医院。而宋岩,却以工作繁忙为由,始终未现身,不过他承诺会将所需费用打给大哥宋宇,作为母亲术后的日常开销。
陈大妈做完术前检查,又等待了两个星期,终于迎来了手术。手术过程顺利,但医生建议她在医院多住半个月,待身体彻底恢复后再出院。这一消息让陈大妈和宋宇夫妇有些措手不及。
住院一个多星期后,陈大妈无意间听到病房门外宋宇和大儿媳的争吵。大儿媳哭诉这段时间自己太过劳累,从手术开始到现在,一直是他们夫妇在身边伺候。一个多月来,大儿媳白天要回家喂猪、照料庄稼,晚上还要赶回医院陪护,休息不好,却又找不到人替换。宋宇最终妥协,提出给母亲找个护工,毕竟费用由宋岩承担。但陈大妈并不想请护工,她担心有了护工后,儿子们会更少来看望自己。
大儿媳进病房后,主动向陈大妈提起此事,并建议通知二女儿宋玉回来,让她也为家里出份力。陈大妈心中一紧,她并非不想通知女儿,只是觉得当年重男轻女,亏欠了宋玉太多。
当年,为了多生儿子,陈大妈和老伴在生下宋玉后,又拼了两胎,老三和老四都是儿子,老两口这才心满意足,决定不再生育。然而,宋玉在家里却从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小时候,她事事都要让着哥哥和弟弟;长大后,为了哥哥和弟弟能成家立业,她更是做出了诸多牺牲。三个儿子结婚时,陈大妈拿出全部家底,甚至借钱为他们操办了风光的婚礼,而宋玉结婚时,陈大妈却连一份嫁妆都没准备,这让宋玉在婆家抬不起头。母亲的偏心,让宋玉怀恨在心,婚后便与家里断了联系。
老伴离世后,陈大妈搬到宋宇家。宋宇在镇上打工,每月收入 7000 多元,却要养家糊口,还要为两个儿子准备结婚的房子和车子,压力巨大。陈大妈看着忙碌的宋宇,打算将自己偷偷积攒的 3 万积蓄留给他,此事她一直瞒着家人。
老三宋岩是最有出息的,凭借优异成绩考入外地名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工作稳定,福利优厚。三儿媳是会计,收入也很可观。两人攒钱买了三套房子,两辆汽车,去年还将独生女送去国外留学。
老四宋飞在外地开出租车,两年前与老婆离婚,生活并不容易。他至今没有稳定住所,一直租房居住,房子狭小,环境也不好。虽与前妻仍住在一起,但关系冷漠,复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陈大妈在大儿媳的坚持下,最终同意请护工。此后,宋宇因要上班,只能偶尔来看望;大儿媳只要没有农活,就会来医院陪伴;宋飞和前妻来看望过两三次;而宋玉和宋岩,一次都未曾露面。
宋岩虽未现身,但一直遵守承诺,每月准时给宋宇打钱,前前后后加起来有 10 万左右。起初,陈大妈对宋岩的做法耿耿于怀,直到与同病房的好友一番交谈后,她的想法发生了改变。
好友羡慕陈大妈有这么多孩子,有出力的老大和老四,也有出钱的老三,还直言老三最孝顺。好友分析道:“老三出钱最多,10 多万独自承担,可见舍得为你花钱;老大虽常来,但没出一分钱;老四自顾不暇,谈不上孝顺;二女儿更是过分,你住院这么久都不来看望。”
陈大妈听后,陷入沉思。她想起宋岩每次与她聊天,虽话语不多,却总会询问病情进展,关心医药费是否足够。在旁人眼中,宋岩默默付出,展现出了孝心。
孝顺,究竟该如何定义?它不仅仅是金钱和物质的支持,更体现在对父母的关心、尊重和关爱。在父母生病时,提供经济帮助固然重要,但情感上的陪伴、倾听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意愿,同样不可或缺。有时,子女可能因自身情况无法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但通过其他方式表达关怀,同样珍贵。
经过这次住院,陈大妈想明白了许多。她决定出院后,要么回到老房子居住,要么搬到养老院,不再给宋宇一家增添负担。同时,她也看清了,三儿子宋岩看似只出钱不出力,实则以自己的方式赢得了好口碑,这般做法,不可谓不聪明 。